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缴获日军部分武器

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侵华日军集结65000余重兵、100余架飞机,以赣西北的上高为中心,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扫荡战。中国军队近十万爱国将士及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的上高民众,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抗击,将日寇包围于上高境内,终于打败装备优良的日军两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的精锐部队,毙伤日寇24000余人,挫伤了侵华日军的士气,极大地振奋了中华儿女抗击日寇的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史上一次震惊中外的重大胜利。

会战背景

1939年3月,日军第11军攻占南昌。4月~5月,中国军队曾组织部队进行反攻未果后,日军第11军在赣部队与我第九战区第19集团军各部队形成对峙,两年多来基本无大的军事行动,但中国军队曾几次向南昌和南浔铁路发动袭击,日军困于我军持久消耗战略,深感威胁和不安。因此,1941年初,守备在南昌的日军第34师团为改变被动状况,巩固对南昌的长久占领,强烈要求日军第11军对我军第19集团军进行一次打击。1941年(民国三十年)年初,侵赣日军趁其第33师团调防华北之前,第20混成旅团调防江西,兵力增加的情况下,利用短时间集中兵力,决定对驻上高地区的中国第9战区第19集团军发动一次进攻,以巩固华中战略要地南昌的外围。

会战经过

3月14日,日军调集第33、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空军飞行3团,分北、中、南三路秘密集结。在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企图对上高实行分进合击,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中国军队由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集中了第49、70、72、74军等约11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 15日,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经奉新向上高方向进犯,中国守军第70军在奉新城东西设防,凭借潦河两侧高地抵抗。在日军飞机和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中国守军被迫撤离奉新。

日军攻陷奉新后,强渡锦江,继续向上高进击。南路日军第20混成旅团,由赣江北岸发起攻击,于夜间两次强渡锦江,遂由独城以北地区沿锦江南岸西犯,受到我守军第70军第107师和第74军第51师的阻击重创。16日,中路日军第34师团沿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进犯,企图协同北、南两路击溃我守军第70军,再以3路围攻第74军。18日,第34师团侵占高安又西进龙团圩。第33师团进至上富、苦竹坳附近。19日,遭到第70军一部伏击,经苦战突围撤退至奉新。

日军第34师团突破第70军右翼部队阵地后,向西突进,在棠浦、泗溪之线受到第74军的阻击。日军第20混成旅团由灰埠附近北渡锦江与第34师团会合。21日,中国军队第74军英勇抗击日军的进攻,固守上高外围阵地。第49军与第74军之第51师将日军第20混成旅团击退至锦江以北;遂渡江向北,协同江北第70军主力攻击日军第34师侧背。22日至24日,日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上高以东第74军阵地发动猛攻。中国守军奋勇抗击,主阵地失而复得3次,为实施两翼对日军包围争取了时间。中国军队第70军、第72军和第49军适时赶到主战场,由南北两面包围日军,形成了南北5公里、东西15公里的包围圈。

日军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中将一面向汉口日军第11军司令部急电求援,一面命令所部突围撤退。第11军司令部急令第33师团驰援解围,并同第20混成旅团掩护第34师团撤退。25日,退至奉新之北日军第33师团一部向上高官桥、宜丰棠浦急进,被围第34师团亦向东方向突围,两路日军得以会合。26日夜,第74军攻克泗溪,并协同第72军等部将日军压迫于上高官桥、南茶罗一带。27日,日军向奉新、南昌方面突围,狼狈溃逃。中国军队第49军、第70军分两路对日军实施侧后追击,予以重创。28日,中国军队主力进攻上高官桥,与日军激战至下午,将日守军600余人全部歼灭,并击毙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收复官桥。31日克复高安,截断了日军东逃归路。4月1日,日军以15架飞机掩护突围,向斜桥方面逃窜。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收复了沿途城镇。2日,中国军队克复西山、万寿宫、奉新等地,8日和9日又克安义外围的长埠、宋埠、平洲、弓尖各要点。日军受到重大伤亡后撤回原驻地。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会战成果

上高会战,历经26天,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打败了装备优良的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罕见的重大胜利。

据第十九集团军战情详报记载:毙伤日军官兵24000余人,其中击毙少将1人,大佐1人,中佐1人,少佐2人。击落击毁飞机4架,缴获大炮18门,机枪96挺,步枪2000余支,战马500多匹,以及其他大量军用物品。会战中,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官兵20533人,其中阵亡9541人,上校1名,中校2名,少校6名。

上高会战,以罗卓英为总司令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下辖第70军、49军、74军及72军、江西保安队近10万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后勤保障在中共地下党员黄贤度(公开身份为上高县长)为首的中共上高地下党组织上高民众的全力支持下(据史实记载:当时上高有四分之一的百姓冒死支前、破坏交通、捐粮、运送给养、弹药、伤兵等,不少人还直接参战)。第十九集团军在战后总结胜利时,对后勤保障给予了“民众用命,彻底破坏敌之交通”、“后方勤务良好”的高度评价。

战略意义

上高会战的胜利,在政治和军事上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当时《中央日报》及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等大量中外媒体纷纷重磅报捷,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的斗志,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高会战当年还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开胜利之年胜利之先河”,受到了当局最高领导人的嘉奖和赞颂,李宗仁等大批当局政要纷纷撰文予以表彰,第74军被称为“抗日铁军”,并获得“飞虎旗”军队最高荣誉,当局最高军事机关将上高会战战例编印成册,发放全军指导抗战。抗战以来,国内外抗战史册对上高会战都有专门论述,可以说,整部中华民族抗战史避不开上高会战。

(据《宜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