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和父亲一起捐献血小板 本报记者 时秀敏 摄

本报记者 李亚云

6月10日上午,高考结束的第二天,肖建华来到信阳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这是他第二次献血。去年7月28日,肖建华第一次走进信阳市中心血站,年满18岁的他将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为何总在这样特殊的时刻选择献血?面对记者的提问,肖建华说:“这是最好的纪念。”

他将献血作为毕业纪念

昨日上午9时许,在信阳市中心血站机采室,记者看到,在护士的操作下,血细胞分离机正从肖建华的血液中采集血小板。46分钟后,1个单位治疗量的血小板采集工作完成了。看着眼前这袋纯净的琥珀色液体,想到它也许能够挽救一个生命,肖建华的脸上满是轻松和喜悦。

记者问他疼不疼,这位大男孩儿羞涩地笑了。他说:“不疼。高考后无偿献血是我一年前许下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肖建华是信阳市高级中学的一名毕业生,紧张的高考结束了,同学们或外出旅游、或一起聚会,以各种形式欢庆毕业。肖建华经过一天的休整,10日上午一大早,就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信阳市中心血站,同父亲一起捐献血小板,他觉得,献血就是最好的毕业纪念。

父亲带他走上献血之路

“高考后就去献血!”早在2014年7月28日,肖建华就许下了这个愿望,当时他刚结束第一次血小板捐献。

2014年,肖建华18岁。因常听父亲说,18岁就到献血年龄了。于是,他决定将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在捐献出血小板之后,肖建华成为全市最年轻的一批血小板捐献者中的一员。

提起无偿献血,也许有些人还觉得离自己有些遥远。小小年纪的肖建华为什么会一再走进血站捐献血小板呢?“让我产生并坚定无偿献血信念的人是我的父亲。”肖建华告诉记者。

昨日上午,在市中心血站机采室,肖建华的父亲肖明星与儿子同时捐献血小板。肖明星是市中心血站的“常客”,人如其名,大家都称他为“献血明星”。

这位“献血明星”坚持无偿献血15年,据市中心血站介绍,截至目前,他已累计献血73800毫升,其中血小板210个治疗量,全血1200毫升。连续11年位居信阳市无偿献血总量第一位,4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父亲是全市无偿献血状元,更是我的榜样。在他的带领下,妈妈和我,还有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肖建华说。

这对献血父子让人敬佩

“父亲是全市无偿献血状元,儿子是全市最年轻的血小板捐献者之一。献血上阵父子兵,这对父子让我们由衷敬佩。”在为父子俩采完血后,市中心血站体采科采血护士桂书凡说。

信阳市中心血站站长黄贤威告诉记者:“肖明星是我们血站的义务宣传员,经他动员长期坚持献血的不下百人。现在他的儿子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父子俩的事迹让人感动。”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于献血这件事,肖建华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刻的理解。

“卷起袖子,也许你能挽救一个生命。”这是肖明星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如果我能挽救生命,我愿尽自己所能。”肖建华也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