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在少先队员组织的活动中签名留念 (图片由新县史志研究室提供) |
本报记者 马依钒
3日凌晨2时,105岁的老红军罗明榜在新县逝世,这位1930年参加革命的老人静静地离开了大家,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故事。
5月28日上午,本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策划的“大别山抗战记忆”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一结束,记者便联系新县红军干休所,希望采访罗明榜这位百岁老红军。
得知罗老当时正在医院治疗,记者没有多加打扰。据新县史志研究室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由罗明榜口述的《亲历与见证——百岁老红军罗明榜的精彩回忆》一书出版,据老人生前的回忆,家人的叙述以及文史工作者提供的资料,罗明榜关于大别山抗战记忆依稀再现。
保卫大别山 参加抗日游击队
“父亲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罗明榜的长子罗传明说,父亲出生于1910年,20岁参加革命,两过雪山、三过草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二、三、四次反“围剿”,西路军的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大小战斗几百场,曾五次中弹七处负伤。
1938年12月,罗明榜抵达延安,后被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里他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亲耳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学习抗战的方针政策。而此后的大别山抗战在罗明榜的记忆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39年5月,为了壮大抗日力量,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央决定派一批干部到豫东、豫南开展游击战争。我也积极报名参加了。”罗明榜生前回忆道。
当游击队员从西安乘火车驶往洛阳,途经潼关时,日本鬼子在黄河北岸向他们炮击,把一座铁路桥打断了,火车被迫停开,他们改换步行到了洛阳。
一个月后,部队扩编,上级任命罗明榜为新成立中队的中队长。此时,日军由信阳向确山竹沟方向扫荡,国民党军队惧怕,慌慌张张地扛着机枪、拖着大炮西撤。游击队员却迎上前去,打击敌人。
新县史志研究室副主任章贵文向记者介绍,1941年秋,日军出动大批军队对皖北进行扫荡,国民党军队狼狈溃逃。罗明榜和战友们没有走,坚持开展游击战。此时的游击队员既要抵抗日军的扫荡,也要提防伪军的袭击。
日军残忍 将战友开膛破肚
“我与日本侵略者打过仗,与汉奸伪军打过仗。他们是怎样的凶狠残忍,怎样的狡猾奸诈,怎样的反动腐败,我历历在目。”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罗老生前多次回忆道。 整整八年与日寇斗争的漫长岁月,在罗明榜的回忆中不乏惊心动魄、悲壮凄惨的故事。
在日军的残忍暴行之下,很多战友壮烈牺牲,这让罗明榜在百岁高龄时回忆起来,依然印象深刻。“独立团成立后,我们三营在太康东北、睢县西南一带开展游击战。今天在这打一仗,消灭敌人一个班,明天到那打一仗,消灭敌人一个排。一天,我们正在张庄进行短暂休整,突然从正南方来了敌人的一个骑兵班。骑兵班来得快、来得猛,在村南站岗的五班长来不及报告,就与敌人接上火打了起来,中弹后被俘,敌人把他开膛破肚残忍地杀害了。”罗明榜生前回忆道。“我们听到枪声,出去阻击敌人,结果敌人后继部队赶到,向我们发起猛烈进攻。我带着一排游击队员阻击敌人,掩护全营撤退。傍晚时分,我们准备突围。几天后,我们又回到张庄,为五班长收尸。敌人真比蝎子还毒,他们把五班长的肠子肚子全挖了出来。群众埋葬他的时候,也没有为他整理,身子在一处,肠子肚子在另外一处。我让人打来水,亲自把他的肠子肚子洗干净,放进腹腔内,又用白布把他的身子缠了起来,买了一口棺材,将他入棺,重新安葬。安葬时,我们开了个追悼会,大家都表态要狠狠打击敌人,为五班长报仇。”
同仇敌忾 群众支持抗日
“由于日军经常扫荡,游击队员的生活十分困难,特别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常常得靠野菜、树叶、棉籽度日。多亏群众的支持,抗战才能取得胜利。”罗传明说,父亲曾多次向家里的孩子们讲述抗日游击战的艰辛。
1940年,罗明榜所在的独立团成立后,在敌人的一次袭击中,一位游击队员被残忍地杀害,当地群众就把这位英雄悄悄地埋葬了。一次突围中,连部通信员受了伤,敌人一颗子弹横穿他的喉部,喉咙被打坏了,群众就积极提供治疗偏方。
1941年秋,罗明榜所在的团主要在安徽的蒙城和涡阳之间活动,这里往来的船只很多,为满足群众治病和新四军伤病员救治,经常有运药的商船过来。那些运送医药的商人大多具有爱国之心,知道抗战不易,他们便主动送钱,支持游击队继续抗日。
“当时的抗日游击战争很艰苦,上级不发粮食,只发钱,一个中队百十个人每月只发两块钱,根本不敢买粮买菜,只够买盐。我们只好依靠群众救济的一些粮食,粮食吃完了就挖野菜。睢阳、杞县、太康的群众很支持我们的抗日斗争,我们每到一地,他们都热情地接待我们,给我们送粮,为我们做饭,还提供住的地方。”回忆录中,罗明榜曾多次讲述群众对抗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