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忻州以北25公里处,近百里孤山,杂草漫山遍野,当地人说,“每年雨季,地上都会裸露出弹片和白骨”,这是78年前战争的遗迹。

83岁的李文柱是忻口村人,从1997年至今,他每天都要到战役纪念碑前,义务为参观者讲解忻口战役,“这里地下还埋着近万名烈士的尸骨,我愿意一辈子做他们的守墓人。”

忻口战役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阵地攻防战役,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游击战、阵地战配合作战最为成功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让日军板垣师团顿足于忻口21天寸步难进,自己也付出了伤亡10万余的巨大代价。

国共合作 共筑50里河谷防线

忻口位于忻定盆地北部,是五台山、云中山两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在这个峡谷川道中凸起一条不太高、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3公里的山岭,形成易守难攻的关口。战时,它是日军进入晋中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军队阻击日军最理想的防御阵地。

1937年10月2日,蒋介石致电阎锡山:“仍盼策励各军,继续杀敌,以争最后胜利。”当天,卫立煌率领第十四集团军奉命增援山西战场。卫立煌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指挥忻口战场。

当时中日两军的实力对比是,中国参战的有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20万余众,飞机30架。日军共7万余人,动用坦克150辆、大炮350门、飞机300架。

尽管中国军队人数占优,但当时国内对于山西战场的情绪一片悲观,“抗战初期,日军装备完整,训练精良,常常以1个大队(营)战国军1个师(3团)或1个旅(2团)。”抗战学者王奇生说。

10月6日,毛泽东电令八路军将士配合山西正面战场。为了显示诚意,阎锡山也特地将晋绥军10个团的兵力,交由八路军统一指挥。杨永松所在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奉命从五台县豆村南下,支援忻口战场。

与此同时,在日军板垣师团抵达忻口之前,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在忻口以北集结完毕,晋绥军主力也都按时抵达指定区域。20万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初次携手迎敌。在云中山和五台山之间的云中河河谷,中国军队组成了一条50里长的防线。

10月11日,日军占领原平后南下,沿同蒲路左侧向忻口猛攻,忻口危在旦夕。

山地拉锯 一昼夜阵地易手13次

南怀化村后来改名河南村,处原平与忻府区交界之地,与忻口村隔山而居,忻口战役的主战场204高地就在这里。

在《忻口会战纪念墙》的祭文《忻口抗战记》里记载着:“我全体将士誓以血肉筑长城,连战连捷,屡挫敌锐。尤以204高地战斗最为惨烈,一昼夜间敌我互易阵地13次之多。”

204高地当地人叫龙脑,驱车前往,仅行半程就无法通过,只能徒步,当地人说,因为地理条件太差,开发难度大,这里七十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沿途依然可以看到明长城的烽火台,途中经过一座土墙,斜倚着一扇废弃的木门,木门上密密麻麻都是小孔,附近老乡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当年打鬼子留下来的弹痕。”

根据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少将研究员刘岩撰写的《国共两军配合作战的忻口会战》,10月11日,日军第五师团集中全部精锐,以飞机、大炮、坦克组成“立体”密集火网,倾全力向忻口主阵地猛攻。面对强敌,中国守军宁死不退,双方多次展开白刃肉搏,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况异常惨烈,敌我双方损失惨重,阵地前布满了尸体。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敌我主力又在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争夺战,一昼夜阵地13次易手,第九军在第7次夺得204高地时,有的团只剩下百余人。

可歌可泣 将不畏死士无贪生

忻口文史办“忻口会战战史专家”胡全福,编写过《忻口战役亲历记》,书中对忻口战役参战部队、战争进行过程、100余次战斗,以及战斗的惨烈程度做了翔实的记载,“我要用史笔,将忻口战役完整地写出来,让人们重温这段历史。”胡全福说,忻口战役最让他感动的,是郝梦龄将军的遗言,“将不畏死,士无贪生”!

忻口战役战斗最激烈的一天,从拂晓至黄昏,中国军队损失了11个团,平均一个小时牺牲一个团。

周锡奎是国民革命军第61军72师217旅434团的一名班长,当时他在邻近忻口的繁峙县鹞子涧与日军展开厮杀。几天时间,434团包括团长在内的1000多人相继阵亡,活下来的不足百人。

忻口村村民告诉记者一件往事:1970年,山西大旱,关子村村民们引穿村而过的云中河水上山,因为水管漏水,无意间把山上的黄土冲出深沟,冲开的土地里全是白骨,一层一层的,“那场面特让人震撼,亲眼看到,会让你觉着中国人打日本鬼子特有骨气。”

从1937年10月13日到11月2日,包括八路军在内的中国军队在忻口战役中坚守阵地20多天,有力阻击了日军的南进计划,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和物资装备。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万余人,创华北战场歼敌之最新纪录。11月2日,因为东线娘子关失守,日军迫进太原,北线死守已无必要,中国守军撤出忻口阵地,11月9日,太原沦陷。 (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