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末,我出差到陕南。印象中的陕南,还只是停留在初中的地理课本里。

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着的盆地,被绵绵汉水滋养着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之后,我已找到答案。

西北小江南

从西安出发,第一个目的地为汉中。京昆高速穿越秦岭段多为隧道和转弯,240多公里的路程用了近5个小时,车程漫长,让我能细细欣赏窗外风景。

陕西省由北到南大致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而关中和陕南的分界线便是秦岭。除了这条分界线外,秦岭在我国地理坐标上也有着许多重要的“头衔”,南北方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等,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秦岭南北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

当大巴车穿越秦岭的重重隧道,最终驶入汉中市的平原地带时,刚才的重峦叠嶂,立马被眼前大片灿黄的油菜花海取代,我仿佛穿越时空之门,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吃个面皮:美得很

在汉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汉中小吃打天下。汉中小吃制作虽不复杂,用的也只是普通食材,但往往能炮制出别样美食。

头天晚上定好闹钟,早早睡下,为的是第二天早上能做一次汉中人,吃到最有名的汉中小吃“热面皮”。

第二天一早,我踩着雨后湿润的柏油路,呼吸着带着花香的空气,走在汉中街头。汉中的面皮店一般不大,小小一间门面。门口盘起大灶,灶上支着大锅,锅中烧着沸水,水上架着一层层蒸笼。一笼笼地端了揭起,再一笼笼浇上米浆蒸上去。旁边还放有一个炉子,炉上是经夜熬成的老汤。据我观察,蒸笼垒得越高,说明店的生意越好,面皮也越地道。

坐在一家没有招牌的小店里,老板笑容满面地问我吃点什么。

面皮店的老板说起面皮便滔滔不绝:“这是一种只属于汉中人的情结,在外的汉中游子一回到家乡,肯定会先吃上一两碗面皮。”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皮摆到我的面前,那香味让人胃口大开。看上去挂满红油的面皮吃到嘴中并没有那么辛辣,只觉得胃里热乎乎的,口舌生香,油而不腻,此时,再喝上一口花生粥,整个人都美得很。

“走钢刀”的老艺人

羌族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陕南的羌族主要集中在宁强、略阳两地。

想了解羌族文化,宁强县的羌博园是个不错的选择。来到羌博园时已是下午5时。车子刚驶进园内,就已经听到震耳的锣鼓声和欢呼声。走下车去,十几位羌族姑娘便迎了上来,送上自制的米酒欢迎远方客人。

羌博园的广场上,篝火已点燃,音乐响起,羌族姑娘们跳起民族舞蹈。游客们不管会不会跳,都被热情地拉去,跳了一圈又一圈。

两位羌族老艺人的“上刀山”表演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只见两名羌族民间艺人赤脚爬上由20把钢刀组成的“刀山”,毫发无损,其娴熟的技艺令观众惊叹。

短短十天的陕南之行结束了,我希望这是与陕南结缘的开始。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