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作家的黄金写作时间只有20年,而张向持则用了10年时间,写了一本书——《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这本首次全景披露了1959年至1961年信阳大饥荒的长篇报告文学从采访写作到出版,整整耗费了10年时间,而光是采访和写作的时间就长达6年之久。“但是这样具有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花费再大功夫也值得!”张向持说。

张向持是河南省宝丰县人,现任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1998年,一篇名为《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的回忆文章在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同时也引起了张向持的关注,因为从这篇文章中,让张向持看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后人最坦诚的告白和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敢于讲真话、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呼唤。

“那个时候的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强,但为什么文章会发出这样的观点?”记者的职业敏感和作家的好奇心,促使他想对这篇文章的始末一探究竟,于是,2005年,张向持首赴信阳,开始了艰难的实地采访活动。

“采访过程确实比较艰难!”张向持说,那个时候的信阳包含17个县区,大半属于山区,点多线长,采访缺少车辆,也没有食宿保障,“但是这些都没关系,没车我就坐班车,或者走路,没吃的没住的,我随便吃点什么也就解决了,这对于我这个在田野长大的人来说都不算啥,再艰苦,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真正让张向持觉得难办的是无法得到配合,无法获取相关的资料档案,无法通过相关部门联系到采访对象,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采访的难度,拉长了采访时间。“没办法,我就只能依靠‘民间力量’寻找采访对象!”张向持说,他也是幸运的,因为在采访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些经历过饥荒的老干部,这些老干部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都希望能把这段历史向后人公开,希望大家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有利于拉近党与群众的距离,增强社会公信力,“这群老干部特别诚恳,他们说像他们这茬的人,大部分已经不在世了,建在的也都80多岁了,再过几年,想找都找不到人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诚恳和真诚,更加坚定了张向持要继续采访下去的信念。6年间,张向持不下10次奔赴信阳,而6年的采访,也让张向持找到了久违的“信心”。“通过采访,我感受到了这场灾难带来的伤痛,因为这种伤痛连接着巨大的生命代价,但我也看到了比伤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和共产党人曾经的风采,这些都连接着后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通过采访,张向持看到了党员、干部、群众一个个闪光的片段,大难临头之际,一个馒头似条命,却有人把自己的“救命饭”送给他人;大难临头之际,许多党员干部冒着丢官甚至更大的风险,无私无畏地维护百姓利益;大难临头之际,朝不保夕的穷苦百姓却救活了共产党的干部;大难临头之际,一个民族同舟共济的精神、顽强的生存意志、良好的风尚、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感天动地。

“我不仅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怎么舍命为民担当,广大群众对党的赤胆忠心,也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敢于讲真话,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是永恒的真理!”张向持说,回顾历史是为了警示今天与未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明辨是非,让更多的人能找到灵魂与责任。

“写这本书都源于我作为中华儿女,共产党人的责任与忠诚!”采访最后张向持说,“也权当是对‘三年自然灾害’、对‘信阳事件’的一种纪念吧!”

本报记者 韩 蕾 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