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韩蕾)“我好长时间没看微信朋友圈了,一看全是代购的,我一口气屏蔽了十几个!”昨日,家住三里店的李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道,“屏蔽完清静多了!”

如今,朋友圈买东西不仅仅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为一些市民的致富之路。很多热爱创业,又缺乏资金的市民在微信朋友圈着实过了一把当老板的瘾,但朋友圈里的卖家和买家多是朋友或者熟人,双方进行买卖多数出于人情等因素的考虑,所以一旦出现不愉快的购物经历,损失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感情。

“我有一个亲戚在南方的工厂打工,最近在朋友圈里买起了鞋子,他说他的鞋子是从一家专门做运动鞋加工的代理工厂里进的,鞋的质量保证不输正品!”市民张女士给记者讲述起她被“杀熟”的经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双,但是拿到货后才发现,鞋的针脚和制作都非常粗糙,连地摊货都不如。”但是张女士却碍于情面,并没有找这位亲戚的麻烦,而是选择了息事宁人,但张女士却再也没在朋友圈里买过东西了。

采访中,多位有过从朋友圈代购产品经历的市民向记者反映,让熟人代购产品的经历并不愉快,他们甚至都不好意思讨价还价,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能深究,生怕伤害了感情,有几分“花钱找罪受”的意味。

“微信购物是熟人间的营销,门槛低、运营成本低、操作便捷,而且大部分在朋友圈做买卖的人都没有实体店。”随后,记者采访了市工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朋友圈之所以生意这么好做,主要是抓住了朋友间相互信任的心理特点,至于卖家信息是否真实、商品质量如何、怎么维权却都被忽略了。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要确认商品质量,后期的三包保证是否齐全,付款时尽量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该名工作人员建议,如遇付款不发货、售后问题等,可以用手机截屏保留聊天记录等凭证来与卖家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