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忠骨有处寻 亲人今安在

信阳消息(记者 时秀敏)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烈士不再孤独,使亲人情有所寄,本报将与市民政局、国信控股集团联合组织开展“国信杯”“忠骨有处寻 亲人今安在——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公益活动暨大型主题报道宣传活动。

3月初,踏破铁鞋为烈士寻亲的“寻亲使者”张红琢与本报记者联系,想借助信阳日报社的力量,为叶照禄、黄万成、孙贵山、吴正海、吴高令、张建民、丁光德、温世荣、张家先、肖国付等10名信阳籍抗美援朝烈士寻找亲人。

一个求助电话,牵动了信阳日报社领导的心。信阳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30多万大别山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抗美援朝时期,信阳就有数以万计的群众应征入伍奔赴朝鲜战场,浴血异邦,抗衡强敌,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支援了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正义斗争。为烈士寻亲,党报媒体责无旁贷!

有关资料显示,在抗美援朝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183108名战士生命的付出,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籍贯包括24个省市118个县市,将近七成牺牲时不到30岁,其中,河南11048人。大约18万志愿军烈士被安葬在朝鲜,除少数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被运回国内,葬在沈阳、丹东等烈士陵园外,还有少数战场上身负重伤,或是战争应激反应引发结核、冻伤等疾病被转到后方医治无效牺牲的志愿军官兵,也被就地安葬在国内。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很多被安葬在国内的烈士亲属认为亲人埋葬在异国他乡,无法前往祭奠,每逢清明,只能在心里吊唁缅怀亲人。而烈士墓前则是年复一年的孤寂。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兵65周年。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硝烟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了烈士亲人和烈士墓碑前的团聚,本报将发掘多种渠道,充分利用信阳日报全媒体的《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新闻网、信阳手机报、信阳日报官方微信微博微视、APP客户端(掌上信阳),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全程报道为烈士寻亲的过程,掀起为烈士寻亲的报道热潮,大打一场公益活动暨大型主题报道宣传战役,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为烈士寻亲的队伍,以告慰烈士英灵,传播正能量。

忠骨有处寻,亲人今安在?本报今日A3版同时推出“国信杯”“忠骨有处寻 亲人今安在——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公益活动专版,详细刊发10名抗美援朝烈士的信息。烈士的亲人们,如果您看到寻亲的消息,请尽快与本报联系。也衷心希望热心读者能够提供线索,与本报一起共同找寻烈士的亲人。同时,如有抗美援朝烈士的亲人需要寻找烈士的安葬地,也欢迎与本报联系(联系电话:6225000)。我们将携手市民政局和国信控股集团,竭力完成您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