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期贵刊,我眼睛一亮!正值头伏第二天,炎热难熬,是你送来一股清凉的风,直抵肺腑!我与贵刊是有缘分的。从创刊开始,我就给贵刊投稿!习作组诗好像发在创刊后第二期。以后变内刊了,我照样与贵刊保持联系,时有习作发表贵刊。这是你任主编的第一期。除了开本变了,装帧变了,内容也面貌一新!主要就是附和我的心意。我一直主张,不要把诗写得太像诗了!你这期发的诗,除了王玉侠的组诗头两首分节以外,其余的诗均不分节,也就是诗无定节,首无定句,句无定字,每首诗不管长短一气呵成!也不要求押韵合辙!这里有一首长达68行的,有最短的5行,有一行20多字的,也有一行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的!都很好,新诗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当然包括形式自由。这也就是新诗也称为自由诗的理由之一!

不要把诗写得太像诗了,其实纵观中国诗歌史,每当诗歌前进一步时,都是把诗写得不像诗(不像以前的诗)开始,就从唐以降说起吧,宋诗从不像唐诗开始,元曲从不像宋诗发展,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新诗就是从不像古体诗发展起来的。胡适说“诗国革命何自始,须得作诗如作文”。 有趣的是,他连对自己的《尝试集》也没有信心了。当周作人的《小河》出现后他偏偏称这是中国“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为什么?就是《小河》和早期出现的诗“不像诗”了!它像什么呢?今天看来,它更像一首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诗。是散文化很浓的诗。

不要把诗写得太像诗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前辈们如闻一多、何其芳们也都倡导把诗写得太像诗了,也想把新诗规定一个模式,但,好像都失败了,或者说都收效甚微。有的还甚至把西方的十四行诗也引进来,但也难让大家认可,虽然至今还有人写十四行诗。也有人写六行诗,四行诗,三行诗,新八行格律诗等等,不一而足,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当今诗坛不乏这样的诗人,他们把诗写得太像诗了,开头、结尾直至最后主题升华等,都写得有模有样,甚至也不缺乏警句,也不缺少哲理,但就是因为太像诗了,怎么也读不出新鲜味儿,或都干脆缺少诗味儿。让人味同嚼蜡,看了读了也白看白读了,没留下一点印象。有的还是大家,还是我敬佩的诗人,但今天看起来,实在不敢恭维。这也是我害怕看一些诗刊中《名家近作》《名家专栏》的原因之一。这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把诗写得太像诗了,把诗写“死”了!把一点诗味套在诗歌的“框子”里了。

不要把诗写得太像诗了,话还是回到此信的开头,福君,这一期是否是你定的编辑总体构想,就是只发这一种形式的自由诗呢?怎么这么巧,每位作者都给你这一种形式的新诗呢?是编辑都按你的指导思想从来稿中选的这一期刊物全作品呢?(前面说只有两首例外),这是我目前读到的形式如此统一的唯一一家诗刊!这当然是我心目中追求的所想要的把诗写得不要太像诗的一期诗刊!纯属偶然和巧合吗?不管何种原因这一期贵刊是我所期盼的也是使我惊喜的!一高兴一气呵成这封长信,请赐教。

2014年12月22日于望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