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正在检查站内设备

本报记者 吴 楠

早上刚7时40分,56岁的信阳东站维修工刘建国已穿好工装、戴上安全帽,背着20多斤重的工具包,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查看电梯、检查中央空调、检修站台门锁……工作烦琐复杂,但刘师傅样样都做得仔细,信阳东站这16000平方米的空间是他一个人的“春运战场”,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空调设备修理,都是刘师傅一个人负责。

为了确保设备设施完善,保障旅客安全出行,刘师傅已经连续两个星期连轴转,用心维护着信阳东站候车大厅的空调、照明、用水及站台的各种客服设备。

早上8时,刘师傅带着工具包来到地下一层的水泵房。由于地势低,房间漆黑一片,刘师傅打开照明灯,在灯光下认真检查消防水泵是否正常,并对中央空调循环泵进行开机。待到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刘师傅又爬楼梯来到东站站房楼顶,查看中央空调主机运行情况。为了保证春运期间全站空调正常供暖,他每隔40分钟就要检查一下中央空调运行状态,直到确认设备状态良好,他才能放心。从地下室到楼顶,20多米高的距离,56岁的刘师傅每天不知道要上上下下多少趟。

8时30分,在一厅北部男卫生间,细心的刘师傅发现有个面盆感应器坏了,水龙头不出水,他立马拿工具修起来。不一会儿的工夫,水便“哗哗”流出来了。娴熟的技巧令记者啧啧佩服,细问之下得知,刘师傅的这些本领都是从自费买来的专业书上学的。

9时20分,刘师傅来到3站台南头检查端门关闭是否正常,门锁是否完好。“如果门锁坏了,端门没关好,旅客容易坠入股道,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刘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至少要检查4遍端门关闭情况。

记者估算了一下,信阳东站有3个站台,每个站台长450米,一天4次往返3个站台之间,每40分钟还要楼上、地下室检查一遍,平均下来,年近六旬的他每天要步行10公里,爬150多层楼梯。

“我有糖尿病,需要多锻炼、多运动,每天走这么多路不就是最好的锻炼嘛!”对于工作的艰辛,刘师傅却甘之如饴。

“刘师傅,二厅走廊有个灯泡灭了。”刚刚巡视完站台,对讲机里又传来站内值班员的声音。“好的,我马上到!”刘师傅回答完又背起沉重的工具包向站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