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蒲公微公益平台志愿者和李学海家4个孩子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摄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韩 蕾
见习记者 马迎春
“小玉莲,期末考试结束了吧?”
“大爷,快过年了,家里还缺些什么,尽管和我们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潢川弋阳办事处王香铺村就多了这样一群人——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的志愿者。他们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为小玉莲家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16双棉鞋,6床棉被、手机、电视机……孩子们还有学上了!”昨日,看到志愿者一行,72岁的李学海告诉记者。
“他们家情况特殊,这里是我们来的最多的地方!” 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负责人罗正才说。
三年前,李学海的儿子因受刺激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自杀了,随后,外地的儿媳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留下4个孩子,大者11岁,小者3岁,养育他们的重担就落在了年迈多病的老两口的肩上。
“提起以前的生活,简直没活头!”李学海的声音有点颤抖。
“别难过,爷爷,现在有这些叔叔阿姨的帮助,俺们会好起来的!”11岁的小玉莲拉着爷爷的手安慰道。
看到这一幕,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的尹丽笑着说:“小玉莲现在开朗多了,最开始我们来的时候,这4个孩子都是紧贴在一起,怯生生的不说话。”
环顾小玉莲家,破败的瓦房顶上有一些与墙壁不合宜的新瓦片。李学海告诉记者,前几天,这些恩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帮他们整修了长年漏水的房子。
“这些电话号码是谁的呢?”记者被墙上的那几行电话号码吸引住了。
“这都是平台会员的电话号码,有啥急事他们可以及时联系到我们!”罗正才说。
李学海告诉记者,这一年恩人们来了太多次,但至今他还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只认识玉莲学校的白校长。
做好事不留名,说的应该就是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的这些志愿者吧!
据平台会员张恒介绍,2014年8月正式成立的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前身是2014年4月成立的蒲公英微公益平台信阳站,属民间自发组织,主要通过QQ群聚集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宗旨是资助潢川籍贫困学生及有困难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特困家庭。
“从倡议社会各界提供贫困学生、困难家庭名单到实地走访核实,从信息登记在册到实施常年救助,每一位志愿者都乐此不疲。”罗正才说,“蒲公英的爱,就是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自平台建立以来,已发展固定会员42人,开展各项活动60多次,完成贫困学生救助手续37人,从小学到高中每人每年至少1000元~1500元资助,慰问贫困家庭50多户,减免大病救助资金6万多元,累计救助金额近20万元。
“我们希望爱心能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最终让爱心照耀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会继续前行!”采访最后,罗正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