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二要清醒面对新挑战。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在我市都有表现,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要想做大做强,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多;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提高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调优结构,补齐工业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所面临的困难可能也会更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是躲不过、绕不开的,唯有清醒面对、勇于面对、正确面对,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才能够危中见机、化危为机,实现新的发展。三要紧紧抓住新机遇。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信阳积累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在发展动力、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干群精神状态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自身的优势。这些都为我们增强发展后劲、积蓄发展势能、发挥后发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挑战,乘势而为,持续求进。

第二,要在适应新常态中务实发展。在适应新常态中务实发展首先就要做到尊重规律。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的精神,落实战略纲要,首要的就是进一步研究市情、把准市情,认真研究信阳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处在这个阶段具有哪些发展条件,弄清楚我们能发展什么、能发展好什么,应该抓什么、最应该抓什么,进而把握规律、选准路子,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要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最突出的任务。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是经济社会发展总水平较低的症结所在,必须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最突出的任务,强力推进工业化,突出量的追赶,突出链的提升,突出质的转变,做强工业;科学推动新型城镇化,抓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形成以产促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整合发展的良好格局。二要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必须用工业化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条件,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要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走好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路子上积极探索,把信阳“三农”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为全国农村改革发展大局做出应有贡献。三要以信息化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我市信息化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要积极转变观念,抢抓机遇,认真研究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应该抓什么、怎样抓、怎样确保抓出实效。要找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点,找准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契合点,找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点,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融合放大作用充分发挥。四要着力推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围绕完善提升科学发展载体、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科学构建现代城乡体系、积极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六大基础”抓好落实,推进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五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常态下,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尊重民意,全力化解民忧,切实维护民安,确保每项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都能够顺民心、合民意,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要在引领新常态中积极作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说到底是为了引领新常态。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真正用新观念适应新常态,用新作为引领新常态。一要增强战略定力。实践证明,近几年来我市的思路举措符合中央、省委要求,符合科学发展理念,符合信阳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期待。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思路举措坚持下去,做正确的事,抓主要矛盾,尽应尽之责,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要强化开放理念。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市策,着力搭建开放平台,拓宽开放领域,构建开放机制,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四一”招商行动,持续招大引强、持续延链补链、持续扩充规模、持续提升层次,以开放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三要弘扬改革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其牵引作用,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密结合信阳实际,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督查、评估、考核、问责机制,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四要秉持法治思维。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思维全面深化改革,用法治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用法治手段维护社会稳定,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更不能徇私枉法。同时,要加强全民法治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大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郭瑞民强调,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认识新常态中持续求进,在适应新常态中务实发展,在引领新常态中积极作为,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信阳在“四个河南”建设中更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乔新江在讲话中总结了2014年以来我市的经济工作,分析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常态下我市的机遇和比较优势,对201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他指出,2014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立足点放在打基础利长远上,把着力点放在兴产业带全局上,把落脚点放在重实效惠民生上,扩需求促增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调结构促升级,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强载体建体系,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打基础增优势,发展后劲持续积蓄;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保底线惠民生,发展大局持续稳定。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突破1700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首次突破30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信阳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发展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也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分析2015年我市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时,乔新江强调,信阳与全国、全省一样进入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但由于所处阶段、基础和条件不同,我市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也有所同有所不同、有所变有所不变。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增后劲的大事要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信息、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优势、基础设施、发展载体、体制机制等支撑条件进一步提升,一批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三件大事”发展势头良好,又有一批金融机构入驻信阳,多元化、优质化的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形成。这些都加快了我市比较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三准”、“三专”、“三聚”,着力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上积极作为,在构建“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上积极作为,在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上积极作为。同时,坚决落实信阳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坚决不干违背规律、脱离实际的工程,坚决不做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切实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结构的增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乔新江强调,贯彻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关键要做到“加快一个适应,承接两个转移,发挥三大优势,突出四个全面”。加快一个适应,就是要加快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承接两个转移,就是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发挥三大优势,就是进一步放大提升我市前沿、生态和民智三大优势。突出四个全面,就是要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乔新江在部署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强调,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抢抓机遇,长短结合,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一要更加重视产业集群集聚,着力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集聚层次,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强化项目支撑能力,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加快创新驱动步伐。二要更加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多元化城镇建设筹资机制。三要更加重视稳粮提效转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农业“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四要更加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强化平台支撑,放宽市场准入,主攻重点产业。五要更加重视夯实基础支撑,着力增创发展优势。加强基础设施支撑,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强信息化支撑。六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美丽信阳。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综合治理,强化节能减排。七要更加重视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八要更加重视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招商实效。积极拓宽开放领域,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着力提升招商质量,大力优化开放环境。九要更加重视加强民生保障,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更加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更加重视社保体系建设,更加重视扶贫安居工作,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衔接,科学谋划,广泛参与,跟踪问效。

乔新江强调,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已经明确,当前面临的形势严峻而复杂,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区、市管各管理区和开发区设分会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市级领导同志;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各部委办主要负责同志,市纪委副书记、纪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各工作(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省驻信各正、副处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管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市管大中专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