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见习记者 丁桂玲

“爸爸,我死了之后,请把我的书本烧给我,我在那边也要好好学习。还有,请把我跟爷爷埋在一起,我一个人有些害怕……”“那你也答应爸爸,下辈子再当别人的儿子时,别再顽皮,别再扒车,好好活着……”

这是遭遇车祸的8岁男孩何苗,在得知医疗费不足时,与同样有些绝望的父亲的一段对话。

2014年12月30日,记者跟随信阳供电公司“小水滴”爱心帮扶联盟队的负责人一起来到平桥区五里镇王店村。这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男孩的父亲何长海是信阳供电公司平桥部九店供电所农电工;母亲彭华是村委会妇联主任;何长海大女儿已17岁了,在外务工,8岁的儿子聪明又可爱,就读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保持在前6名。但从2014年12月11日的一场车祸开始,这一切都改变了。

据何长海介绍,2014年12月11日13时许,吃过午饭的何苗走在上学的路上,此时邻居开着一辆载满粮食的货车路过。何苗跟着车跑,后跌倒并裹在车轮下,被侧身碾过。因为灰尘大,司机也未觉察出了车祸。等路过村民发现后通知何长海时,小何苗已因失血过多,脸色苍白。“当时他见到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会死吗?’我听后,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他妈妈赶到后,也立即晕倒在现场。”事发多日后,何长海面对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抑制不住几度哽咽。

何长海告诉记者,因病情严重,何苗在市中心医院简单清理后,被连夜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抢救。经过近10个小时的手术,勉强脱离生命危险。但医生也明确地告诉他们,如果一切顺利,还需要5次至6次手术,至少需要60万元费用。

手术后的第二天,何苗就面临无钱医治的困境,只能靠输液维持,高烧不止,一些皮肤开始腐烂。何长海夫妇在以泪洗面中产生了动摇,懂事的何苗感到了自己救治无望,向父亲安排起自己的后事。听到孩子的话,何长海心里在滴血,孩子的姥姥受不住打击也住进医院。

此时,何长海的同事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电话一个接一个安慰他坚持住,并积极捐款。他所在的供电所所长敖贵跃首先捐了6000元钱,并发动身边的朋友和社会成功人士捐款3.2万元,信阳供电公司郊区客服平桥部也组织捐款,共筹得善款5.7万元。

与此同时,信阳供电员工成立的“小水滴”爱心帮扶联盟也在全公司发出倡议。大家纷纷响应,一个星期的时间,筹得善款2.757万元,并于2014年12月30日将其交给再次回家筹钱的何长海。

“经过此事,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供电大家庭的温暖。我的儿子能坚持到现在,全靠大家的帮忙,不管他以后怎样,我已非常知足。”何长海对记者说道,并再次流下感激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