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平

辘轳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从井里提水用的起重工具。早些年,我的村里家家院中都有口水井,井台筑井桩,井桩安架辘轳。村里人吃水、饮牲畜甚至浇地全靠它,那是农村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方便和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

辘轳用金属、木料或其他坚固材料做成圆形构架,叫“辘轳头”,中间有轴孔,穿在轴上,上绕绳索,绳头连接铁匠打制的勾搭,用于钓挂打水的桶。辘轳头上嵌一摇把,算是它的胳膊,一般用杨柳木制,成一定角度,家乡人叫“辘轳把”。

小时候,我家使用的是木制辘轳,“辘轳头”被绳磨得像油漆过一样的红,“辘轳把”被人手磨得光滑细腻。我小脚的奶奶常常绞水做饭,木桶粗大笨重,我与奶奶两人合力,才能抬起一桶水到灶房。有时我也学着用辘轳打水,每次打半桶,不然辘轳摇不动。

从地里干农活回家的娘,淘麦择菜,摇起辘轳不紧不慢,我手拿水瓢,不等水桶落地,舀上一瓢,低头猛喝,真是痛快,那水清冽甘甜,沁人肺腑。过路的人常常到家来讨水喝,娘将水桶放在大门口,让我拿来水瓢给他们喝个够。

刚娶进门的大嫂喜欢洗衣服,打水时挂妥水桶,往往松开辘轳把儿,任凭笨重的木桶,一路“哗啦啦”自由落体,“咕咚”一声下到井底。稍等片刻,感觉水桶水已灌满,便飞速摇动辘轳,井绳僵直,一圈一圈在辘轳上缠绕,水桶很快从井口露出头来。

井旁有棵大榆树,枝丫遒劲,夏日农闲,这里成了乘凉的场所。左邻右舍的婶婶阿姨在此聚拢,手里或是纳鞋底,或是搓麻绳,或是缝补家人衣物,嘴里拉着家常,我与小伙伴,偶尔坐那么一下下听几句闲话,然后就跑起来追逐打闹,玩到谁喊口渴,年轻的阿姨便摇起辘轳,绞水上来让我们畅饮。

井深的人家使用双辘轳,构造是在辘轳上相向缠绕两条绳,长度是井深的二倍,末端各系一只桶,当一桶盛水向上提的时候,另一空桶随之被放下,盛水往上提的桶刚出井口,下放的空桶也正好到井底,这样交替循环,既节省时间,还可利用下放空桶自重,节省力气,绞水的功效自然更高了。

村里人爱惜辘轳,保护辘轳,一见有小孩走近、玩耍,立刻呵斥起来。一旦辘轳坏了,人们不分你我,谁碰上谁修,生怕耽误了吃水。人摇、辘轳转、水桶上,三者合一成为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辘轳“吱扭扭”地旋转,一桶桶井水打上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悠然自在,舒心惬意,父老乡亲一代又一代,在这里平静的劳动、繁衍、生息。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水泵的诞生,自来水的应用,古老的劳作方式发生改变,先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依靠聪明才智,创造发明的辘轳绞水,将要退出现代人的生产生活舞台,但这传统技艺带给人们的诸多好处和美好记忆,必将成为乡土文化中有分量的历史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