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便是冬天的极致。这个“极致”并非指气温降到最低,而是白昼缩到最短。从这一天开始,夜长昼短之势逆转,白昼开始变长,温暖让人期待,仿佛春天开始迈开脚步,从时间的远方款款而来。

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一岁分为四时,一时分为六节气,一个节气分成三候,一候为五天。每一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对应,称为“候应”。冬至的候应分别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都是在寒冷、潜藏的季节,寄托对温暖、蓬勃的渴望。

发轫于周 秦时称为“过小年”

可见对于中国人而言,冬至是与清明、除夕等同样重要的祭祀时间。而把祭祀这样的大事安排在这时,可见冬至地位之重要。

过了冬至,就是“小寒大寒,一年过完”。在民俗中,冬至在哪一天,其实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通过阴历来计算,年岁分单双,每年不一样,但总是在冬月(阴历十一月),因此也有“冬至不离冬月”的说法。从古到今,确定冬至日,办法不同。古时候有钦天监,后来通过天文台,无论哪种方式,必须是太阳达到黄经2700,才算冬至的开始。阳历上看,这个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变长。所以天文学上也规定,冬至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节令由来已久。从周代到秦,延续同样的天文制度,以冬至为岁首,称为“过小年”。到了汉代,冬至成了“冬节”,称为“日至”,沿至魏晋六朝,冬至称为“亚岁”,百姓在这一天对父母尊长拜节。到宋代的时候,冬至日就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了祭祖的节日。

巧换“庭亭” 写成九九消寒图

“一九二九怕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开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数九歌”,从冬至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九”,等到九“九”都过去了,自然也到了春回大地、解冻回暖的日子。“数九”的习俗,也是和晒腊、进补的习俗结合在一起的。数九寒冬之际,也是美味开始飘香之时。熏腊晒腊,成为冬至前后中国民间的一道美味的风景;而养气进补,则是冬至前后中国民间一桩舌尖上的美事。清代叶调元曾经在《汉口竹枝词》中写过“仲冬天气肃风霜,腊鱼腌肉尽出缸。生怕咸潮收不尽,天天高挂晒台旁”的晒腊货的诗歌,而冬至日 大街小巷里飘出的饺子香、羊肉香,更是令人生津开胃。在难熬的冬日,掰着指头数日子的同时有美食相伴,这或许就是普通中国百姓的生活哲学,而对于一些有文化的家庭而言,“数九”也可以变得非常有趣。

那时候, 一些家底比较殷实的家庭,会用一些比较特别的方式“数九”——这也算是闲情的一种。这些“数九”的载体都叫“九九消寒图”。最普通的当然是画九九八十一个格子,每天在一个空格处画一个圈,表示过了一天。也有一种梅花图,画一棵梅花树,生出九个枝丫,每个枝丫上面开九朵梅花——当然是一天画一朵。九九过完,这棵梅树也就画完了。还有一种是写字,比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这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用双钩法书写,每天写一笔,这样的诗句还有不少。 (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