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河南省光山县花山寨召开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第十四次常委会议,讨论了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问题。会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率红二十五军西移至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一带,对部队进行整编,作了打远游击和创建新苏区的动员工作,为转移作准备。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何家冲出发,踏上了长征的征途。

日前,记者来到何家冲,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味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追寻红二十五军在这里留下的一串串光辉足迹。

1

一棵古老的银杏树

11月13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此时正是初冬,尽管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但阵阵山风仍夹杂着丝丝寒意。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棵参天大树,这就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的标志之一——银杏树。

这棵银杏树高约30米,树干直径为1.5米,距离现在已经有880多年的历史了。

站在这棵古树之下,何家冲纪念园管理处主任张志栋感慨万千地说:“就是这棵880多岁的银杏树见证了当年近3000将士那慷慨悲壮的一幕。”

“花山寨会议之后,红二十五军离开根据地从这里开始西征。”听着张志栋的解说,当年的一幕幕又仿佛浮现在眼前。

1934年11月16日,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银杏树那心形叶片在雨中闪着金黄色的光。红二十五军2900余名将士聚集在银杏树旁,站在那面“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大旗下。每个连队前面由掌旗兵举着本连队的旗帜,旗帜后面是士兵方阵。大雨打湿了红军战士单薄的衣服,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身体流到地上,但所有人都是一动不动。“出发!”一声令下,2900多人的队伍冲出密林,披着浓浓夜色,顺着山沟向西开去。

这棵银杏树目前成了国家保护文物,她郁郁葱葱、挺拔伟岸。

银杏树的树干上,一道深深的裂痕清晰可见。在不远处的红军墙前,87岁的何家冲村原支书王传伟告诉记者:“说也怪,红军长征出发时,村里的鸡不叫,狗不咬,像家里的主人出门一样。红军刚走,银杏树便被雷电劈成两半,树干被烧得漆黑。人们以为这棵树会死,谁知一年后红军长征胜利,树干中间又长出了新枝,我们村的人都说是红军感动了天地。说来也怪,这枝丫现今已经80年,但始终都是这么大。”记者仔细观看发现,这枝丫长不足2米、粗细不过鸡蛋。这生长了80年、看上去似乎只有一年树龄的枝丫,是不是象征着红军精神永存?

2

一支年轻的队伍

在银杏树映照下的红二十五军誓师广场区由古银杏、浮雕墙、红军井组成,广场面积600平方米。浮雕墙距银杏树12米,长25米,墙上雕刻有红二十五军誓师长征时告别何家冲父老乡亲挥师西进的画面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

据介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包括: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何家大院和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标志——银杏树。这棵银杏树,东距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100米,西距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300米。

据张志栋介绍,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解放后曾在豫南、鄂北山中,多次寻找当年的出发地,但只能找到3个标志中的一两处,直到1982年找到何家冲,才正式确定了红二十五军的出发地。

据《共产国际》1936年刊载的《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远征》文章介绍,红二十五军差不多没有年过18岁的战斗员,大多是鄂豫皖根据地在战斗中牺牲者留下的孤儿,有一些是随红四方面军入川子弟,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参加游击队,后来组成以“儿童军”著称的红二十五军。

记者了解到,红二十五军长征开始时,包括军领导在内的将士都很年轻。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年龄稍大一点的副军长徐海东才33岁。队伍中更多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时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科长的刘华清不到18岁,当时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刻印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

3

一份抗战宣言

记者站在何家冲村头,但见远处山峰披着银白色的薄纱,近处山坡、田野一片金黄。群山环抱何家冲村,构成天然障壁。一条柏油路是进出何家冲的唯一通道,与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青蓬相连,是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张志栋介绍,花山寨会议后,红二十五军立即进行战略转移准备工作,妥善安置不能随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伤病员。此时,红二十五军所处的鄂东北地区驻有大量敌军,有东北军的9个师和“豫鄂皖三省追剿队”5个支队,共40多个团,是我军兵力的十几倍。为了争取迅速甩开周围的敌军,成功实行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要求全体指战员在11月15日前完成所有的上述准备工作。

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大旗,从罗山何家冲出发开始了战略转移。出发之际,红二十五军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

宣言中写道:“我们号召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不分政治倾向,来进行如下之反日工作:欢迎广大的群众武装起来,或者参加本军或者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同我们一路去打日本帝国主义……”

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对红军北上抗日之举疯狂追堵的反共卖国行径,宣言严正警告:“北上途中,国民党军队如加阻挡,本军定将坚决根除之。”

11月17日,红二十五军首先在朱堂店以南之罗古寨,击退敌“追剿纵队”第五支队的进攻,然后根据手枪团的侦察,以秘密、突然的行动,穿过敌军的部署间隙,于当晚由信阳城以南之东双河与柳林之间越过平汉铁路,经过青石桥、黄龙寺、月河店、金桥等地,迅速进入中共中央年初就建议红二十五军转移的桐柏山区,胜利地迈出战略转移的第一步。 (据《河南法制报》)

历史上的今天

1908年12月2日,年仅3岁的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帝”。溥仪是光绪弟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病逝后,因无子嗣,慈禧即命溥仪继承皇位,并承继光绪为嗣。溥仪登基后,改年号为宣统。1924年皇帝称号被废除,溥仪被驱逐出皇宫。

1929年12月2日,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和地质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该发现确立了猿人阶段的存在,证实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

1942年12月2日,原子裂变成功。这一天,在A·H·康普顿领导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里,首次取得了受控制的原子核链式反应,为原子弹及核能开辟了道路。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定》,规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81年12月2日,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庙被发现。它是在西班牙北部海港城市桑坦德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被发现的。据考证,这个保存完好的神庙建于石器时代初期,距今已有14000年之久。

198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移植成功。61岁的美国人巴尼·克拉克博士成为第一位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的心脏病患者。

1998年12月2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二届会议上,北京颐和园和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21处,在数量上与印度并列世界第四位。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