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首席记者 张方志 通讯员 邵梦华)为了加强我市乡村治安工作,市公安部门于今年推出了 “一村一警”工程,将2250个警务工作站建在村民房屋旁边,市、县两级机关2000余民警入驻到工作站,当百姓的“好邻居”。然而,民警驻站后,应该怎样为百姓站好“岗”呢?对此,我市公安机关又在警务工作站开通了“治安预报”,利用“小喇叭”“喊”出了治安良好局面。

据悉,“一村一警”工程开始后,公安机关即与广播、通信等部门联手,开通了“治安预报”。驻站民警在每天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种案事件进行播报的基础上,对某个时期或阶段容易发生的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使村民通过“治安预报”,及时了解到一个阶段的社会治安形势,同时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对策,适时防范。

此外,日常生活中,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群众反映上来了,警务工作站的民警都会及时处理,并择期通过“小喇叭”进行现身说法。今年以来,全市警务工作站“小喇叭”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7起。对特困群众,民警将其确定为日常工作中的“联系点”“关系户”,适时在“小喇叭”中呼吁全体村民提供救助。

在解决村民难题上,警务工作站推出民警代办、代送活动。驻站民警对每项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细化、深化,将联系电话喷涂在全村显著位置,在“小喇叭”里公布预约电话,将办事项目、手续、程序、时限以及代理人等全部公开,让村民对是否可以办、谁办理、多长时间办结一目了然。据初步统计,仅此一项,全市2250 个警务工作站每年可为辖区村民节约费用150万余元。

“治安预报”成为信阳公安机关稳定广大山区治安、密切警民关系的名片。运行以来,克服了深山区交通不便、不利宣传的实际困难,增强了村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参与社会治安的能力。截至11月17日,信阳警方直接获取有价值线索270余条,抓获不法分子1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