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肖明星不是明星,是平桥区明港镇供销社的一名普通下岗职工。但在明港镇,他却大名鼎鼎,因为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信阳市无偿献血状元”。

11月3日,在信阳市中心血站机采室,记者见到了正在捐献血小板的肖明星。这是他第175次无偿献血。14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68600ml,其中血小板184个治疗量67400ml,连续10年无偿献血总量位于信阳市第一位,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和很多人一样,肖明星2001年的第一次献血是为了完成单位的“指标”。没想到从此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当得知血小板需求量很大时,他成为全市第一批血小板捐献者。然而,捐献血小板不但耗时长,而且必须要到信阳市中心血站才能采集。肖明星家住明港镇,来回有近百公里的路程。那个时候,单位效益不好,每月只有不到百元的工资。为省下一元多钱的车票差价,他每次都是早早起床,从明港坐火车赶到信阳。

14个寒暑易节,肖明星每年捐献血小板都在10次以上,多者近20次。下岗后,他当过司机,做过买卖,如今是萤石公司的一名业务员。无论干什么,有一件事却雷打不动:献血间隔时间一到,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血站机采室。而血站一旦有了用血难处,往往最先想到的,也是肖明星。

“我们科所有的护士,都给肖叔打过求助电话,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特不好意思。但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信阳市中心血站机采室护士桂书凡感触最深。

曾经长期在机采室工作的成分科主任龚丽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临近年底时,连续数天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血站A型血小板告急。护士再次拨通了肖明星的电话,想着他怎么也得等到云开雾散时才能来。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早晨一上班,肖明星就等在了机采室门口。

“50公里的路程,那样的天气,你可想而知,他得起多早!”龚丽莉感慨地说。

质管科工作人员李梅,曾在机采室工作了13年,见证了肖明星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定。她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肖明星来献血,得知有个病人急需AB型血小板,他立即打电话让同血型的妻子宁义丽包车从明港赶来。夫妻俩同时捐献血小板的画面,让李梅至今仍觉得感动不已。

肖明星出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肖明星是我们血站的义务宣传员,经他动员长期坚持献血的不下百人。”信阳市中心血站站长黄贤威介绍说。

“他逢人就爱说道献血的好处。在明港,被他说动的人,第一次到血站都是他带路。只要人家一打电话,无论他在干啥,都先放下。”妻子宁义丽说起肖明星,言语中更多的是赞许,“尤其是去年我们家买了车以后,谁要说去献血,他就既当向导,又当司机。”

“大家聚会,只要有他在,献血就是主要话题。”明港镇李文海过去只献全血,今年9月,终于被肖明星说动了,加入了捐献血小板的队伍。

“逢人就爱说道献血。”这就是肖明星。

亲戚、同学、朋友、邻居,哪怕是素不相识的路人,都是肖明星“游说”的对象,很多人都成了“铁杆”献血者:明港镇建筑公司经理夏玉山2010年以来,已捐献血小板50次;邢集镇尖山村村委会主任吴恒发为献血翻山越岭,不辞劳苦;明港镇农民陈荣建也当起了宣传员,每次献血,私家车上都会带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今年4月5日,是肖明星儿子18岁生日。小伙子的要求让父亲又惊又喜,“爸爸,我18岁了,我要献血!”那天,肖明星带着妻儿,一家三口一起捐献了血小板。儿子说,这是他得到的最好的成人礼。

48岁的肖明星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了许多,他把这归功于无偿献血。他说:“我不喝酒,不抽烟,爱好就是献血。自己的血用在别人身上,心里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