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 浩

昨日,从鹤壁文博会组委会传来好消息,信阳在月初举行的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得了大满贯,一举夺得优秀文化产品金奖4个、优秀文化产品精品奖11个、优秀文化产品创新奖5个,并荣获组织奖。不仅如此,在为期四天的文博会上,信阳展区现场交易额达56万元,更吸引客商10余家来信投资洽谈。信阳的“首秀”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现 场:

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山堪比一山高

在A馆主展区的西北角,77平方米的信阳展馆悄然矗立,以大红色为展馆的布置主色调,夹带着楚国韵味的图腾花纹,明亮的灯光从展馆上方铺洒而下,展现着信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独特韵味。

然而这些华丽的展馆布置不仅仅是信阳展馆最吸引人的地方。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东西!”夹在人群中的一对母女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原来是来自息县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詹东升正在丝绢上烙画。火热的烙铁,丝绢,一勾、一点、一擦,一副竹韵图在他的“笔下”缓缓成形。

看见商城三多堂展台前摆放的毛布底鞋,来自鹤壁的张明义老人感慨万千,突然想起了年轻时为他纳了鞋底送到家里的青梅竹马的姑娘,“真没想到,还能再看见毛布底鞋!”张明义感慨地告诉记者。他稍稍比对了一下尺码,试了一试,买了一双,直接穿上就走了。

那边,剪纸大师许煦手持剪刀,灵活地穿梭在大红剪纸中间,赢得了阵阵喝彩。斜对面,叶雕大师朱华梅在那小小树叶上也能作出大文章,游客们纷纷拿出相机拍个不停。突然,又见布雕画画家郑镇怀在温度、力度和速度的完美结合中,用布艺拼接熨烫出一副绝美作品。

好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

幕 后:

“文”以载“道”,茶香袅袅飘四方,豫风楚韵美名扬

“文博会是一次文化产业的盛会,然而文博会所传达出来的并不仅仅是‘文’,更多的应该是发展之‘道’。”市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王强说。

诚然如此,这次文博会充分展示了信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之“道”。

A馆主展区内,随着沸腾的热水翻滚开来的信阳毛尖,茶汤莹绿,尖牙耸立,香飘四方,留住了南来北往的众多游客的脚步,以至于你总是能听到“信阳,哦,信阳毛尖啊!”的喟叹。C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内,聚集着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德茗茶叶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展区前涌动的人潮,是冲着信阳毛尖来的。一波接一波的游客在那里品品茶,问问价,享受着毛尖氤氲的香气里信阳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然而,信阳的文化产业不仅仅只有茶,信阳有可以同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相媲美的河南三大泥彩塑之一——“泥叫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有各种民间记忆——剪纸、叶雕、烙画、根雕等。信阳的文化产业除了有信阳毛尖,是绿色的,还可以是心灵手巧的,是有楚国风韵的。而对于这些发展势力还很弱小的,但是发展前景却很广大的文化产业,只有积极的对外宣传和推介,才能发展壮大,只有多“露脸”才能更“出头”。提“大”扶“小”,信阳的文化产业发展之道,既有大产业的聚集,也有小民俗的联欢。

后 续:

交流融合,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对于各个地市来说,此次文博会是对他们现有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大检验。而对于参加这次文博会的工艺美术大师们来说,此次文博会就像一丝微风,吹奏出了他们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序曲。

拿着邵波工作室制作的精致的小茶壶,根雕大师蓝天玉告诉记者,他要谈笔生意,他要将这些古朴的小茶壶带回去,“你看这意境,是不是和我的根雕有相得益彰的感觉。”蓝天玉说。

如果说蓝天玉收获到了想法和创意,那么根雕大师肖定涛则收获到了把新县根雕发展壮大的信心。“新县的根雕无论是在工艺上还是在材质上都不差,主要是缺少宣传,我们好好做,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看过其他展区的根雕,肖定涛信心满满。

在B馆书法美术展区的大别山民俗文化村的展厅内,工作人员收集了几百份文博会上各个参展商的宣传资料。“这些宣传资料我们可以拿回去好好学习。”大别山民俗文化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招商也是他们的另一大收获。“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和二十多家文化企业接触过,邀请他们到我们的民俗文化村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