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记者是一份需要激情的职业,我的激情曾随落差逐渐流逝。我困惑、恐慌,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究竟什么才是记者的立身之本?我一直在寻求答案。

我想到了责任。今年5月份,中国光彩事业信阳行活动开展,服务大局是一家媒体的政治责任。由于来宾行程安排紧张,我和同事们就一直候在酒店大厅,遇到一位来宾,就赶紧凑上前去,抓住一切采访时机。当天晚上,我们回单位写稿,11点多的时候,我完成3篇稿件走出报社大门,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再回头看看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两种鲜明的对比,我却没感觉到丝毫的劳累与辛苦,反而心中充满着能量,涌动着暖流,我的同事是多么敬业,是责任让他们选择担当、勇于担当。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许多人参与;一座城市的进步,需要更多人关注;一座城市的文明,需要所有人奉献。记者的担当就是要彰显力量与态度。2014年信阳市打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攻坚战,我们通过《创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创卫进行时》等一系列策划、专栏,加强报道,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强有力推动了“创卫”向纵深开展,我骄傲,日益变美的信阳有我一份贡献;今年春,步行街南端入口天桥投入使用,但一些市民图方便,依然从下面来来往往的车流中穿行而过,全然不顾危险。一项好的市政设施,如果形同虚设,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晚报记者部全体人员参与,连续策划十多篇整版稿件,并亲自走上街头,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这个现象,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自豪,如今秩序井然的交通有我一份功劳。

我想到了信任。就在前几天外出采访坐出租车的过程中,和司机涂师傅聊天,他突然说:“我挺敬佩你们当记者的。”我问:“为什么呀?”他说:“有什么不平不公之事,记者都能报道。”下车时,他还非要少收几块钱的打车费,要了我的名片,说以后有什么新闻线索给你打电话,多么质朴的信任!而我曾不止一次的感受过这种信任:从报社热线电话急促的铃声里,从领不到工资的农民工渴望的面庞上,从走失孩子的妈妈焦急的眼神中……信任除了让我汲取动力、不敢懈怠之外,又让我常在思考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没有金钱,我没有权力,但我手握一支笔,如果我的报道能解决一些不公之事、能帮助一些不幸之人,往往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想到了爱心。有了爱心,才能让自己与麻木无关,才能让自己对苦难还会感动,对不平还会愤慨,对英雄还会敬佩,如此,你会想朝着另一个人,一个品格更高尚的人靠拢。上个星期去新县采访河南省第四届道德模范、原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长子许光,看着他生前居住的6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泛黄的墙壁,昏黄的电灯,属于上世纪记忆的军旅皮箱、老木柜子、简易木床,这些都写满了陈旧和质朴,听着他生前的同事讲述他回乡扫墓,配的公车不用,坚持坐公交车再步行七八里路到墓地,工作中,拖着病躯还坚持防汛抢险,路上发生车祸缝了近20针,昏迷了三天三夜,经过十多天全力救治才脱离危险的感人事迹,我一次次被洗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同行的新华社记者一语道出了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