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11月8日上午,在浉河区老城街道原军分区东院居民小区,一位耄耋老人站在一只板凳上,为一处绿地周边2米高的扁柏剪去弱枝、蘖枝、叠枝、交叉枝、密枝、病枝等。记者观其剪枝、理叉的技艺如此娴熟,还以为是园艺工人呢。小区居民陈先生、冯女士一致介绍,“这是我们的‘老雷锋’!”
据了解,“老雷锋”——曹书和,今年已82岁高龄,系罗山县中医院的离休干部。曹老1949年入伍,1950年入党,参加过抗美援朝,历任卫生员,1957年转业地方医院,主攻中医内科医疗学。离休二十载,曹老先后积极缴纳特殊党费,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灾区捐款2000多元。2007年,4个子女“集资”为离休赋闲的曹老两口购置了军分区东院居民小区三室一厅房子。搬来于此居住后,原军分区机关搬迁至羊山新区,东院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渐渐无人问津,卫生环境每况愈下,有的住户甚至将垃圾直接从窗户扔出。居民杨贵芳说,独居三室一厅大房子,子孙孝顺,一位完全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离休干部,却每天干着“自讨苦吃”的事:曹老自己购置工具,抡起扫帚,打扫地面,自己出资,清运一车车垃圾,仅今年就自费三四百元清运几车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垃圾。为保持小区院子的卫生,老人每天上午扫一次,下午还要扫一次,有时甚至要清扫3次。2007年以来,曹老就开始了“每日一扫”,且不论盛夏酷暑数九寒冬,坚持到现在。从此,老人成了这个小区的义务清洁工,一干就是6年,风吹雨打,从未间断。
走进曹老的家,其三室一厅的房屋家具整洁有序,就连厨房间的窗户玻璃都一尘不染,透着光亮。书房里,一副老花镜下一叠稿纸上一笔一画的有10多页,有《共产党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等文稿。曹老说,“年纪大了,参加组织生活不便,我就读读咱们的《信阳日报》、看看电视新闻,写写心里话,再寄给县中医院党组织。”
6年来,曹老的举动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认可。在老人看来似乎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小区住户看来,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住户冯女士说:“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义务为我们打扫小区卫生,从不间断,一天少则两次,多则三次,五六百平方米的院子,不容易啊。”“曹老是小区的榜样。”相比曹老,小区89岁的汪先生说“自愧不如”。徐先生、谢先生更是赞不绝口,“要不是曹老义务常年维护小区卫生环境,我们的脚脖子早被垃圾埋住了!”面对“出名”,这位腰部还缠着护腰带的耄耋老人哈哈一笑:“趁着还能动,帮助大伙儿,只当是锻炼身体呗。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11月9日下午,曹老一边清理打扫头天剪下的扁柏蘖枝,一边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看不得遍地垃圾,见不得蚊蝇四飞,只要能改变坏习惯,我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