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吴楠 王洋 韩蕾

杨长喜 李亚云 张继疆

如果说,春夏明媚的阳光,盛开的荷花,满地的格桑,把郝堂交织成一幅色彩明艳的水彩画。那么,这个时节,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已不复存在,满池的残荷却别有一番韵味,这种感觉,更多的是静谧、安详,而不是衰落、衰败。“其实,在2009年以前,郝堂作为信阳众多偏远村落中的一个,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子里留守的是老人、儿童。”郝堂村村委会主任胡静说。

著名三农专家李昌平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外出的农民总是要回归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农村全部消失的过程。李昌平提出了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农民能在这里安居乐业的理念。

显然,郝堂是按照这一理念在发展的。采访中,胡静反复强调郝堂打造的不是景区。“你如果想看景区,直接去公园之类的场所就可以了,我们建设的是乡村,我们没有景点。”胡静说。

徜徉在村子里,周围一切都很熟悉:青砖黑瓦的房屋、记忆中的石墩和门廊、醇香的粮食酒、自制的豆腐乳和辣椒酱……一条条土狗安静地守护着自家的一方天地,村民或悠闲地打着麻将,或选择外出打工……这不正是我们记忆中真正的农村吗!

郝堂无景,却最能拨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跟弦,让人沉醉!

胡静说,郝堂无景,但是她的话没有说完。“我们又处处是景!”她说。那么,郝堂的景色在哪呢?在此,我们简单地择取一二。

景色一: 青壮年走上返乡创业路

以往的郝堂村与众多偏远的山区乡村无异:青壮年离乡背井打工挣钱,老弱幼小留守。而如今的郝堂却一扫以往的颓势,涅槃重生。这得益于村庄美了,游人来了,机遇多了,原本在外淘金的郝堂人纷纷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

周晓梅和袁得红夫妇是土生土长的郝堂村人,他们在湖南株洲的小饭馆生意红火,但在看到家乡的变化后,他们依然决定回乡。“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常年在外怎么能放下心,怎么能不想家?既然家乡有这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有什么理由继续在外面漂泊呢?”周晓梅说。为了纪念自己从湖南返乡创业,周晓梅夫妇为自己的农家乐饭店起名为“湘里乡味”。

如今,大大小小的农家乐随着郝堂的发展已是遍地开花,开家庭餐馆成了不少村民回乡创业的首选,也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小规模的农家乐一年能有10余万元的收入,大规模的年收入能达到50万元甚至更多。”郝堂村村委会主任胡静说,为了规范管理,村里还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制定菜谱,规定菜价,我们都参与其中。”作为协会的督导员袁得红说,回乡创业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团圆梦,更让自己有了归属感。

除了开饭店,种植和加工水稻、板栗、茶叶等农产品,发展养殖业,回乡的青壮年各显其能,建设家乡。在他们的努力下,郝堂更“好”了,而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

随着从城里返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原本只有68名留守儿童的郝堂宏伟小学如今已有近200名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从校园传出,为郝堂增添一份活力。

景色二:公益服务站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5日上午,雨中的郝堂游客并不多,姜佳佳趁此机会在岸芷轩里做起了手工,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岸芷轩是一个茶屋,透明的玻璃外墙,木质的房顶,铺满鹅卵石的台阶,俨然一个怀旧风格的咖啡馆,但内里却别有洞天。门口的架子上整齐地放着报纸,书架上也放满了书,什么类型的都有。倚着两边的玻璃墙,摆放着几张木质小方桌和椅子,姜佳佳就坐在第二桌子旁,用旧衣服编着坐垫,而墙上的壁灯,还有屋檐下挂的布制小风铃,别致极了!

“我们这可不光有书,还有小型的卡拉OK和幕布,看电影,唱歌都可以!”姜佳佳边做手工边对记者说,“还有无线网络,每个人来都可以用!”

这个功能齐全的茶屋,对郝堂村的村民是完全免费开放的。姜佳佳告诉记者,自从郝堂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之后,不少年轻人都主动回来,在村里生活,但是要想把他们留在村里,建设郝堂,那么村庄的配套设施就一定要跟上。于是在2012年的时候,姜佳佳租下了这个小木屋,开了这个岸边茶社,从那时起,岸芷轩就对村民免费开放。“时间长了,村里发现我这一直都是在做公益,就免了房租费,交给我来管理!”姜佳佳说,“而且不少志愿者听说了茶社的事情之后,也主动要求来帮助我们!”

岸芷轩周一时由志愿者免费教村民茶道,周二进行读书分享会,周三是免费手工课,周四是固定的看电影时间,周五则是免费的语言课。“我们现在有十几个志愿者,每个人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来这上课,教授村民一些东西”姜佳佳说,“我们授课时间大多都在下午,因为这时孩子们也放学了,他们也能来学到不少知识!”

“希望你有空的时候也能来这里,教教孩子们写作!”采访结束后,姜佳佳对记者说,“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让岸芷轩是公益服务站的同时,也变成郝堂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景色三:垃圾分类处理 留住村庄生态美

细雨中,我们拍照留念。突然,两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闯入”记者的镜头,只见他们弯下腰,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进一旁的垃圾桶里,然后擦干净小手,说笑着离去。见此,记者不由得佩服起来。询问后得知,原来爱护环境,不随手乱丢垃圾在这个小村庄里已成为规矩。“在学校,老师天天教我们要爱护环境,回到家里,爸妈也督促,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戴奇小朋友认真地说。

听着他们的话语,记者默默在心里感叹:怪不得,我们所经之处,完全一派整洁雅致的风貌,没有垃圾飞舞的壮观,没有随意堆放的废弃残物,也没有污水漫溢的现象。

郝堂村村委会主任胡静告诉记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是因为郝堂人从最基础的、最贴近村民生活的垃圾分类和环境治理入手,建立垃圾分类清理制度、环境生态保护及森林防火等制度,实现了“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

胡静说,村里给每家每户都发了两个垃圾桶,垃圾进行干湿分离。起初,村民们并不习惯这种类似城里人的做法,嫌麻烦,不肯搞垃圾分类,就有志愿者亲自上门给他家倒垃圾,并在他院子周围种上花,用实际行动去打动感染村民。而且,村里大一点儿的孩子被请出来当卫生评比员,挨家挨户检查卫生。孩子们都一丝不苟,又不讲情面,一上午走个十几里也不觉得累。给卫生好的人家以奖励,卫生差的以批评。就这样,没过多久,家家户户都习惯了将垃圾干湿分离,而且不仅家里干净了,就连河沟里的垃圾也被捡完了。这个小小的村落愈发的干净整洁,如同油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