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晶晶
10月4日,一个“信阳某校学生姚良成被高压电严重烧伤急盼救助”的微公益活动在微博上被人不断转发。活动的发起人却是与事主互不相识的罗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伍家坡中队指导员胡汉强。为什么胡汉强要帮着他人在微博上求助?带着这个疑问,近日,记者采访了胡汉强,听他讲述他与微博之间的大爱故事。
胡汉强的工作是车管业务,但工作之余他利用微博帮助他人寻亲多次。2011年4月,他注册了个人微博。一开始,他的微博大部分都是转发他人的。“5月1日起醉驾入刑。那么,究竟喝多少酒后驾车算是醉酒驾驶?”“全省交警系统将举办六次警营开放日活动”……转发的还有关于警察办案的小故事、道路上行驶的注意事项,甚至还有生活类的小贴士。主页上仅有的几条原创微博显得苍白无味,“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类似的道路交通处罚的具体内容。胡汉强说,刚开始玩就是转发,我比较喜欢转发一些跟工作有关的内容。
胡汉强慢慢地将微博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开封有个警察非常厉害,一辆无牌无证的车到他手里都能找出车主。我特别佩服他。微博上我加了中国警察网的打拐志愿团的微群,看到那些寻亲的帖子,我就想像他找车一样把人找回来。”胡汉强边回忆边说。
在讲到通过网上提供的线索查找失踪人口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的思路很清晰。“有个叫陈世民(音)的人想找自己失散多年的二姨。他姥姥很想见见多年不见的女儿。据说在信阳一个大米厂工作过。我查了信阳这边的情况,没有收获。接着查了全省的人口登记,按照陈世民提供的一个大概的年龄和名字,搜索到驻马店有一个年龄上差了4岁、名字类似的女性。这个女子的丈夫拿过驾照,我忙跟那边的警察联系,问问情况。结果发现就是要找的那个人。”像这样帮人找人的事3年中他不知做了多少。在微博话题“我的寻亲日记”里,胡汉强能记得的找人的事就有十多件。记者问他:“费时费力的,图什么呢?”“有时工作空闲了,稍微动动手就能帮助他人,也没什么。”帮了这么多人,胡汉强唯一收到的报答就是后来陈世民送的一面锦旗。不过,胡汉强没有怨言,能帮到他人,就是满足。
“微博上我还和公安部打拐办的陈主任互粉了。”说到这里时,胡汉强很骄傲。很多时候,他总是在名人微博里留言。和陈主任互粉后,他的一则消息社会反响很大,引起了陈主任的注意。后来那个案件被列为督办案件。市局督办组到县里,县里办案的民警高度紧张。他一个上级领导有些纳闷,也有些怀疑,“怎么就成督办案件了?是不是跟你的发微博有关?”胡汉强说自己当时也有压力,怕被列为督办的案件没办好,给同事们添麻烦。后来,仅103天该案件就宣告侦破,皆大欢喜。
胡汉强现在已经是微博社区管理中心的常务委员,对一些是否涉及骚扰、人身攻击类的微博有了类似法官的“断案”的权力。胡汉强说,“这样,我能做的就更多些了。有爱,让微博不再冷漠。”胡汉强的热心从工作到陌生人再到社会,显示了他藏在微博里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