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作家、批评家兼诗人,他一生潜心写作,辛勤笔耕,以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建树,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硕儒。特别对中国古典诗词和《红楼梦》,他有着很深的研究。

俞平伯一生作诗数量极多,他把“人生譬之为波浪,诗便是船儿”。1969年,他随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来到息县,这一段生活,成为诗人一生最特别也最难忘的经历。朴素宁静的乡间生活与喧嚣压抑的政治气候形成巨大反差,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这期间诗人进入晚年创作的高峰期,农舍茅屋、河塘竹林、杂乱的集市、泥泞的道路均成为素材。乡亲们常看见他随身携带着一个破旧发黄的小笔记本,上面写满了七言或五言诗词,从这些草稿的流畅程度上看,几乎每首诗都是一气呵成,很少改动。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诗人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性的是:《息县杂咏》《纪东岳事》《至日》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港单独出版。这些诗词对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民情民风作了真实的记录,有“泥他双宿与双飞,传道邻村燕子归”的佳句,有“落日明霞映水鲜,西塘小坐似公园”的情感,至今读起来仍然感觉清新爽朗。

五言律诗《纪东岳事》里诗人写到:

樱子黄先赤,红桃更绿桃。

塘春多扁嘴,延颈白鹅高。

东岳庙恢扩,闻当街北头。

他年遭劫火,空有集名留。

明日当逢集,回塘撒网赊。

北头卖蔬果,南首有鱼虾。

诗人住处,村前屋后有很多楝树,当紫色的楝花盛开时,随风飘来阵阵清香。但是,这位久住苏杭和京城的老人,从未见过楝花,也未感受过楝花扑鼻而来的芳香。为此,老人在一封家信中满怀喜悦地写到:“顷看见一树,地面落花紫色,此花在诗词中每见之。所谓‘二十四番花信风’,其第二十四番,即楝花风。开到此花,春信全了,故诗人每每用之。我却从未见过,因口占二诗。”名曰《楝花》:

天气清和四月中,门前吹到楝花风。

南来初识亭亭树,淡紫英繁小叶浓。

此树婆娑近浅塘,花开飘落似丁香。

绿阴庭院休回首,应许他乡胜故乡。

诗人夫妇俩在息县东岳住了一年零两个月,在此期间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 《农民问字》一首:

昔年漫学屠龙技,讹谬流传逝水同。

惭愧邻娃来问字,可留些子益贫农。

在农村过端午节是非常热闹的,特别是邻居的热情关照,常给他们带来许多喜悦和快乐。1970年端午节是在邻居家度过的,诗人写到:

《端午节》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

知是天中近,邻居为我留。

清润端阳节,茅檐插艾新。

分尝初刈麦,惭荷对农民。

由于诗人夫妻年纪大,有受人尊重,劳动时一般安排较轻些的活干,“绩麻”是其劳动内容之一:

《绩麻》

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麻。

鹅鸭池塘看新绿,依稀风景似归家。

农村的生活也常给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一次,下雨天需外出开会,步行返回至半路时,道路泥泞,立在其中无法自拔。幸有农人路过,在其搀扶下昏黑时才回到住所。这次经历正是“冬至”那天,所以,以诗名《至日》记下。(据息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