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在北伐战争中,其所率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铁军”。1931年,吉鸿昌因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被蒋解职并勒令出国“考察”。

九一八事变后,吉鸿昌被迫在欧美等海外游历期间,心系祖国安危,沿途多次发表抗日演说,呼吁国人在日本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国家处危难之秋,皆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坚决抗日,并呼吁国际社会声援中国。

1932年1月,吉鸿昌在上海一二八抗战炮声中回到祖国后,即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深秋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不久,根据党的指示潜赴山东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省警备司令。从6月开始,吉鸿昌率部北征收复察东失地,北路军在吉鸿昌的指挥下,所向披靡,三战三捷,22日,收复康保城,7月,收复宝昌和沽源县。随即又开始了扫清多伦外围的战斗。多伦地势易守难攻,为察东重镇,日本视之为攻掠察绥两省的战略据点,派重兵把守。根据敌情、地形,吉鸿昌采取强攻为主、先发制人、内外结合的战斗方案。

7日晚,同盟军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日伪军凭借工事与火力,拼命顽抗。攻城部队奋勇冲击,经过两天三夜激战,至10日晚,仍久攻不下,吉鸿昌乃亲率敢死队,赤膊匍匐前进,连续三次指挥登城。与此同时,暗派副官率士兵40余人,化装成伪军潜入城内。12日凌晨,吉鸿昌再次组织猛攻,里应外合,终于打败了日伪军,收复了多伦,察东四县全归同盟军之手,成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之举,对全国抗日力量产生极大鼓舞。

然而,此时蒋介石却派重兵进攻同盟军,同盟军终因腹背受敌、寡不敌众而失败。同盟军失败后,吉鸿昌到平津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吉鸿昌同宣侠父、南汉宸及任应歧将军,联络各派抗日人士在天津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党组领导成员。为宣传抗日爱国,大同盟编辑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吉鸿昌用自己的钱购置印刷工具,并在自家设立了秘密印刷厂,他的家成了党在天津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联络站,被大家称为“红楼”。吉鸿昌还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他的夫人胡洪霞变卖财产衣物,为抗日前线筹集军火。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慷慨陈词:“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凛然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9岁。

1945年,中共“七大”时,党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1984年在纪念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扶沟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事迹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胡耀邦为郑州烈士陵园中他的墓碑上题写了“吉鸿昌烈士纪念碑”。邓小平为《吉鸿昌将军牺牲五十周年纪念辑》题了书名,聂荣臻在书上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永垂不朽!”

(据新华网)

〉〉〉相关链接

◎低调的后人

吉鸿昌就义时,39岁,他与夫人胡红霞育有二女一子。长女3岁时不幸夭折,其他两个子女,居住在天津。

1930年出生的吉兰泰是长子,他退休前在天津当中学教师,为人比较低调,不愿抛头露面。

吉鸿昌就义后,年仅两岁的吉瑞芝随母亲隐姓埋名。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恢复吉姓。1969年,吉瑞芝调天津市政协工作,2000年退休,今年82岁。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吉鸿昌被定为全党褒扬的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吉鸿昌的夫人胡红霞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3年,党中央、政务院决定向革命烈士家属颁发烈士证书,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吉鸿昌烈士签发纪念证,并授予他的遗孀胡红霞。1970年,胡红霞在天津病故。

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安说,自己是从小听着姥姥讲姥爷的故事长大的。“母亲吉瑞芝曾对我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姥爷总是把她抱到书桌上讲花木兰、甘地的故事,结尾总是‘我是中国人,不当亡国奴’,这种爱国的情怀,她牢记了一辈子。这种爱国情怀,也影响了我一辈子!”

◎吉家抗日有双雄

在扶沟县吕潭镇,至今仍流传着不少吉鸿昌的名人轶事。

1926年,吉鸿昌堂侄儿吉星兰和当地赵兴运的妻子勾搭成奸,他们用砒霜将赵兴运和母亲毒死,二人虽被收监,但地方政府无人敢过问。1928年秋,时任西北军19师师长的吉鸿昌返乡当天,派人将二人提出监狱,带到吕潭镇西门外,亲手将二人枪毙。

不过,吉星兰的胞弟吉星文,却是吉氏家族诞生的另一位抗日英雄。

1922年,吉星文随吉鸿昌参加西北军。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因功升团长。1937年7月7日晚,驻守卢沟桥的29军219团遭日军炮轰,团长吉星文下令“坚守阵地,坚决回击”,从而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枪。

1931年,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病逝,在墓碑上,镌刻着他对吉鸿昌的教诲:“做官即不许发财”。后来,吉鸿昌把这几个字烧制在饭碗上,分发给官兵,以此自勉。

吉瑞芝有一子二女,他们不但参与电影《吉鸿昌》、红色经典图书《吉鸿昌》及《吉鸿昌传》等编撰工作,也外出宣讲吉鸿昌事迹。

1950年,吉瑞芝陪母亲回到扶沟县老家为父亲移灵扫墓。面对数十万父老乡亲,她第一次登台讲述了父亲的事迹,引起强烈共鸣。此后的60多年里,她到全国各地演讲。

吉瑞芝说,宣讲父亲的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