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县东岳有位老农这样说:“五七干校”的人个个通晓天文地理,人人能懂八国文字。这正是“五七干校”的文化名人留给老百姓的印象。其实,这样的话用在钱钟书身上是一点也不夸张的。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绩,被誉为文化大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管锥编》、《围城》等。
杨绛是翻译家、文学家。早年任清华大学西语教授,1949年以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最著名的译著是《堂·吉诃德》。1980年,她根据“五七干校”的亲身经历写成了《干校六记》这部散文集。在这部散文集里,记录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和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里乖蹇命运和达观精神,以及他们夫妻恩爱、互帮互助、相依为命的感人场景。“文字简约而诙谐,感觉微妙而真切”,“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当时,去“五七干校”的队伍从北京出发,“学部敲锣打鼓进行欢送,年逾七旬的俞平伯及老伴打着红旗领队当先,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经信阳、罗山和息县县城,另一路经驻马店、正阳到息县东岳。刚开始,杨绛他们暂住在村里副队长的家中,“六面泥的小房子,半尺高的窗洞,我的床位在没风的暗角落里,伸手不见五指,除了晚上睡觉,白天待不住”。干校的劳动有多种,如种豆、种麦等农活是大田劳动,也有些杂活,如:脱坯、养猪、打井、种菜园等等。“清晨三点钟空着肚子下地,早饭六点送到田里,劳动到中午休息,黄昏再下地干到晚”。在“凿中记劳”和“学圃记闲”里作者记录了挖井的劳动过程和感受:“挖井一开始是干土非常吃力,到后来是带有水分的烂泥巴分量更沉重,由于天气很冷挖到三米深以后,越挖越困难”。当然,杨绛干的只是为打井人送饭和烧水的杂活,有时也凑凑热闹,脱了鞋袜,把四处乱淌的泥浆铲归一处。 “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可是把脚踩进泥里,觉得它更亲近了”。在水井挖好的那天,杨绛还特意打来烧酒,买来泥块糖(劣质糖块),为大家开了个庆功宴。
杨绛在一个村庄看管菜园,钱钟书则在另一个村庄看管工具,他们相隔咫尺却不得见面。后来,钱钟书找到一份到邮电所领取报纸、信件、邮包的工作,凑巧的是到邮电所的路正好要经过杨绛看管的菜园子。这样,他们夫妇俩可常在菜园相会,杨绛养的一只小狗也在钱钟书来时围绕着他们亲热,相映成趣。“远胜于旧小说和戏曲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在这期间他们还度过了六十岁的生日,为此,还开了一个红烧鸡的罐头。
他们的菜园种了很多青菜,有韭菜、雪里蕻、莴笋、胡萝卜、香菜、蒜苗等等,但是,常有老乡来“拣”他们的菜。一天,有一位老大娘带着女儿拣了许多干老的菜帮子,并说“先用水煮一下,和些面糊,一搅,可好吃哩!”。“我见过他们的‘馍’是红棕色的(高粱面做的),面糊也是红棕色的,不知‘可好吃哩’面糊是何滋味”。此后,杨绛经常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还对小女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据息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