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近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的产业属性逐步凸现,从按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过渡到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的经营实体,经营活动在中国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媒体也越来越多地以“企业行为”介入“媒体市场”。

在这里,先看一下省级以上电视媒体,这些电视媒体荧屏内容丰富,已具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当今电视栏目数量激增,受众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形下,广大电视从业者却面临着“荧屏内容质量为王”的新时代,电视人更是在转变观念,研究时常,迎接挑战。而县级电视媒体,除了一个县级《新闻联播》栏目,电视节目资源几乎全被浪费,在这种背景下县级电视人却很少预感到生存的压力。

县级电视媒体依靠财政拨款的体制,导致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县级电视媒体事业要发展必须按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法则运行。否则会导致基层电视人失去动力与激情,失去方向和目标,只能等靠要,靠财政养活,这种体制也造成大量人才严重流失,同时,团队的力量和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县级电视媒体发展滞后。

本人认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一是要有一个敢创新、靠竞争、求发展的市场意识。二是要创造一个为员工业务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提高员工和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电视媒体应学习省市台的先进经验,采用扁平化服务模式,实行制片人制。具体地讲就是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通过逐步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实现人才流动,打破“大锅饭”。实行报酬和劳绩挂钩,充分激活和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为目标,实行制片人制度、部门责任制度或频道负责人制度。三是调整精简机构,理顺管理关系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和降低内耗。通过推行频道专业化和优化栏目设置,防止和减少重复建设。建立分工科学和高效的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四是在做好新闻类节目的同时,更应围绕县域实际开播多档民生类、服务类、生活类栏目,以丰富电视荧屏内容。

电视栏目意义:发展电视栏目是提高宣传水平和栏目质量,服务更多受众,以提高收视率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致力于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和提高广播电视栏目的服务性结合起来,注重栏目内容的信息性、知识性。树立竞争观念,强化创优意识,要通过实行和不断完善栏目制作人、制片人制度,建立有效的栏目制作生产的策划、组织、运作、监测程序,建立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基础的栏目动态管理办法,建立栏目质量保障体系。

电视栏目的管理:电视栏目实行动态化管理,有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对栏目采编人员的动态化管理,二是对栏目内节目的全程跟踪。动态化管理就是对于采编人员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从分配机制上体现多劳多得和按贡献率分配的原则;对于栏目来讲,就是把制作栏目用相对的时间性区别开来,比如,制作一个节目,可以称它为一个临时性行为,而制作一个栏目,相对来说就是一个常态行为。临时行为方式和常态行为方式自然要求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栏目动态管理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管理置于一个动态过程中。  

电视栏目营销:电视栏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通过受众的选择性消费进入市场,通过收视率的变化引导广告投入,产生经营利润。

电视媒体经营有其特殊性,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二重性,媒体要将两者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起来,并将承担社会责任置于首位,这就需要有效的营销手段,用最优的资源组合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功效。

(作者单位:息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