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连续下了数天的秋雨仍没有停歇的意思,但信阳市第42次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照常在平桥区举行。

自2012年9月市委、市政府建立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制度以来,这样的例会每两周定期召开1次,雷打不动。

这项制度规定,每次例会随机抽取一个县区作为会议地点,对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观摩和点评,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难题。

42次例会,整整两年时间,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深入一线,一次例会一个主题,一次例会解决若干问题。时间始终如一,形式始终如一,会风始终如一。

在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建设现场指挥部,每日早上7时半的晨会,从小镇第一个项目落地开始建设那天起几乎天天举行,风雨无阻。

这是力量的集聚、这是集聚的力量——产业集聚,聚智升级,聚智发展。

集聚,“聚”出了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短短5年内,全市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跨越式的发展,初步形成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三大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集群集聚态势正在形成。五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5%,工业投资年均增长46.9%,工业化加速推进,为信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集聚,“聚”出了产业的发展效率——

信阳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天扬光电、博仕达通信、泛蓝科技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信阳,现已集聚电子信息企业86家,初步形成了智能通信终端和智能显示终端两大产业链条,被命名为“中国手机产业基地”。再看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签约企业53家。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小镇目前已建成道路25公里、管网70公里、安置房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起步区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有19家企业正紧张施工,到今年年底前,就可建成厂房100万平方米,其中10家以上企业竣工投产。

集聚,“聚”出了产业洼地效应——

各产业集聚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速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截至目前已吸纳20多万人就业,许多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这,正是产业集聚1+1>2的魅力。

省委书记郭庚茂日前在信阳调研时说,现在最大的机遇就是产业转移,原来基础比较差的地区更应当抗住风险、抢抓机遇、拼尽全力、后来居上,尽早攀上摩天岭,占领制高点。

信阳作为传统农区,能不能抓住这一轮机遇,打好工业翻身仗,是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持续探索的重大课题。在不断探索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信阳人逐渐明白了散、乱、杂的分散发展模式和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是走不通的,必须坚持集聚、集中、集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9年,省政府批准信阳设立15个(含固始县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成为信阳走上持续发展道路新的起点。从那时起,我市便确立了打造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决策,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兴产业、带全局,使产业集聚区逐渐强了起来,让城市活了起来,把区域经济带了起来。

信阳过去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在确定主导产业上,不是局限于有什么抓什么,更不是“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而是立足信阳的发展优势和潜力,研究信阳承接什么产业,从哪里承接,以何种方式承接。通过邀请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科学谋划,把握“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原则,集中力量培育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1年,河南天扬光电第一条液晶模组全自动化生产线在信阳市产业集聚区正式投产,现已完成二期建设,正在加快三期建设,建成液晶模组及辅助生产线16条,产品型号从7寸到40寸,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片。目前,信阳智能终端产业园、伯皇IT产业园、榕基软件产业园、呼叫产业园等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涵盖手机外壳、按键、主板、话筒、摄像头的智能通信终端产业链和电视整机、液晶模组、包装的智能显示终端产业链逐渐清晰,初步形成了加工、研发、商贸、仓储、物流、服务的产业培育体系,并创造了多个“信阳制造”。预计到2015年,电子信息企业将突破100家,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从业人员可达7万人。

五年探索路,老区“聚变”时。来自市统计局的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聚变之力”:今年前7个月,全市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额278.41亿元,增长43.0%,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不含固始县)23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今年前6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固始县)805.07亿元、利税65.52亿元、利润41.2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7%、8.6%、17.3%,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达58.9%。

省长谢伏瞻说:“产业集聚区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试验田。”为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要素保障机制,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12个文件,不断优化政务、商务、法制等环境,实现了“一优带百通”。

在省里创造良好的大环境下,我市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在行政区划套合基础上,为集中精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又实行了县区与产业集聚区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套合任职,由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分别担任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授予产业集聚区本级行政区管理权限,实行重点项目联合督察,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实效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完善财税留成使用办法,集中合理配置资源;把招工与招商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坚持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起抓,积极构建“三市一库”(人力资源网上超市、劳动力市场招聘集市、基层就业和社保服务门市、信阳人力资源库)和实训基地五大就业保障体系,并帮助企业免费培训熟练技术工人,为企业用工和个人求职提供无缝对接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企业用工与农民转移就业两大难题。

在硬件建设上,我市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把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信阳海关和商检机构建设,为“信阳制造”走出国门开辟快捷通道。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多层次构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原则,按照“组建一级集团,实施两级担保,构筑三级网络,培育四级信用”的框架,成立了市级融资担保集团,并在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建立政府投融资平台30个,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驻企业担保融资总额达到24.7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如今的信阳,处处呈现出项目向产业集聚区聚集,人才向产业集聚区聚集,资金向产业集聚区聚集,服务向产业集聚区聚集的喜人景象。敢想敢干、善做善成的老区人民,正用智慧和汗水聚集起“弯道超车”的力量,书写着“信阳工业时代”的新传奇。

本报记者 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