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黄龙两处川北著名景区游过之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扎尕那—— 甘肃南部尚不为太多游客所注意的一座“非著名山峰”。我看过网友在扎尕那拍摄的照片,晨光中静谧的村寨非常动人,像一个久远的梦的画面,仿佛触手可及,可又不免担心它镜花水月。

从花湖走到青稞地

其实离开黄龙景区、沿213国道向北,我们还在九曲黄河第一湾停留了一晚。黄河和黑河,在若尔盖草原上蜿蜒而行,形成独特优美的草原湿地地貌,而花湖,是其中别有韵味的一块宝石。

在花湖,人们的眼睛会打滑,因为水如丝帛,草如簇绒,水和草绣在一起,锦毯一般的风光,让人不由得慵懒起来,想卧倒,沉溺,打滚……我们开玩笑说,高反如何还没有体会,若尔盖草原的花湖,已经让人醉了。

过了花湖就是红星乡,下国道,向东拐,一直在草原边上的浅浅的山,终于露出秀丽峰峦的模样。

导航报出,这个地方叫降扎,还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但是已经非常接近扎尕那所在的甘肃省迭部县了,令人眼跳心热的甘南美景,扑面而来。

和草原的辽阔沉静不同,降扎的美,丰富而灵动。村寨很小,却连缀不断,而且无论多么原始微小的村寨,必定拥有自己的白塔和金顶佛寺,让你窥见这个地方人们的执着与安宁。

白塔那么美,纤尘不染,身后翠绿的山峰明明不透明,却像一面镜子,投映其上的是高天白云变幻莫测的身影。云杉林绕着厚实的高山草坡,从峰顶一路铺下来,铺到路边,你才发现不知何时,画毯的内容已经变了黄色泛着银光的青稞地。

青稞正在成熟,藏胞们忙着收获。我分不清青稞与麦子的区别,特别是当它们成熟,变成这种黄中泛白的颜色以后。但是,与华北平原上秋收壮观的机械化吞吐不同,这里的收获,还带着古老和热闹的味道。拖拉机——小型的那种——停在地里,穿着民族服装的农人们,头也不抬,身体始终维持在弯腰捆扎的姿势,身后扔出一个又一个小青稞垛。很多人在一起收割。画面让我想起米勒的《拾穗》,或者小人书、宣传画上才看过的,属于“上个时代”的场景。路旁长圆木搭起来的高大架子,我也没见过,问当地人才知道,是晾晒青稞的工具,几乎村村必备。原来,这里山多地少,麦场不易寻得,晒麦的方式也必须因地制宜。

恨不得一路端着相机的我们,都希望看到藏族姑娘和老阿妈。她们服饰优美,表情安详,背上近半人高的背筐里装满青稞,侧影低伏却有丰饶的味道。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别扭的闯入者,一面替她们辛苦,一面又不知所起地喜悦。

幸好,这珍贵的地方如此慷慨,竟不嫌弃我们贪心。木栅栏里温暖的青稞地,和木栅栏外欢腾的白龙河,交替相随,树木也总是秀秀地望一望,又马上轻摇着告别,指引我们更远更好的地方。

世外桃源里的人间烟火

被降扎的美景一路耽误着,快到晚饭时,我们才找到了“石匣子”扎尕那。

路本来是走错了的。走到另一条隐藏的山沟里去了。可是因为风景太美,竟让我们以为,这自然是景区无疑。路遇的几位藏族老乡,听说我们找扎尕那,呵呵大笑,他们也知道现在扎尕那出名了,但对我们这份热切和焦急却觉得好笑。我想起九寨沟一位工作人员的抱怨,“不就是水吗,有什么好看的?”

在他们的指引下,顺利找到了安放在石匣子里的小村寨——— 东哇村。

和降扎一样的青稞地。和降扎一样的白塔、佛光。和降扎不一样的是,我们离青翠山峰如此之近,它们四面壁立近在咫尺,肃穆地审视着每一个通过狭窄山口进入的陌生人。

在驴友推荐的桑旦书记家安顿好,我们跟普通话磕磕巴巴的房东聊开天。

随着扎尕那名气渐大,东哇村现在几乎每天都住着几百游客,不仅有自驾的、骑行的、徒步的,连大巴都开了进来。可是,游客们的待遇,和以前差不多,没有标间,多数都是十几人的大屋,热闹,也挑战。

说到晚饭,我们一行十几个人让桑旦老爹很为难。负责做饭的,是桑旦的二儿媳,一个漂亮、腼腆的藏族姑娘。人家担心厨艺差,顾不了这么多城里人,希望我们自己开伙,而房东则提供从厨房炊具到园里蔬菜的一应用品。后来一看,陕西一支包车来穿越的队伍,还有三个结伴而来的南方姑娘,还真是这么解决的,当然饭菜的丰俭优劣,就全看自己手艺了。

晚饭后,院子里有人洗衣服晾衣服,有人闲坐侃大山,有人在谈论房东小孙子、一个机灵的藏族男孩的发型……天南海北的人挤在一处,倒也融洽,还热情分享着各自行旅上的计划和经验。到后来,连吃无比珍贵的西瓜,都舍得拉上不相识的人了。

我和同伴散步到天黑,就站在阳台上看星星。

每次到山里,最让我留恋甚至贪心的,就是星空。儿时课本上、网络图片里、天文馆PPT讲座中才能看到的,我几乎已无从想象的“繁星当空”,就那么稳稳地沉沉地,挂在扎尕那的山尖儿上。

星星就像星星的模样,银河就像银河的模样,那么一瞬间,你不知道此时此地是真,还是惯常城市上空被灯光烤得绯红、烟尘笼罩不见星月的夜空,才是真?又或者一山之隔,你成了两个平行世界之间的穿越者?

第二天听说,昨晚有人贪着这星空直到凌晨一点,才流着鼻涕回去睡觉。

而我早睡是为了早起。因为扎尕那的清晨,是最美的。

开车从东哇村继续爬山路,村寨一片寂静。昨天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著名的“日照金山”,现在像黑黝黝的巨人,还未醒来。我们很快到了地势较高的拉桑寺,早起的老喇嘛和瑜伽修行者,各忙各的活计,只有我们三四个摄影爱好者,搓手呵气,耐心观察曙光升起的位置。

太阳照在扎尕那山上,一切仿佛刚刚苏醒。摇晃的青稞,飘荡的晨雾,绿浪里托起的,是错落有致的藏族村寨。榻板房层叠相攀,户户连接,身处山峦环抱的扎尕那人,最明白阳光的珍贵与利益,他们把房子建在避风向阳而又临近水源的地方,耕牧便利,世代祥和。

在最自然地方,感受到人文性情之美,这样的世外桃源,又怎么不令我们叹为观止?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