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蕾
核心新闻
未雨绸缪兴水利 有备而战抗旱情
8月的信阳,禾苗青青。走在商城县上石桥镇回龙村的田埂上,记者看到,田野里早稻长势喜人,已经抽穗的早稻生机勃勃,然而,去年的同期,这个地方的早稻却出现了绝收的情况。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从2009至2013年,我市已经连续5年持续干旱,特别是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56毫米,较多年同期降雨量175毫米偏少68%。今年1月至7月,全市累计降雨614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偏少16.9%,虽然比去年同期偏多113毫米,但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仅有34毫米,且呈现出范围小、强度弱、历时短的特点,所以抗旱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全市全市受旱(轻旱)面积最高时(8月4日)达17.85万亩,重旱面积最高时(7月31日)达1.9万亩。
干旱锻造了我市抗击干旱的能力,各级部门都把抗旱工作当成我市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逐渐形成了变应急式抗旱为常态化抗旱,早安排、早部署,未雨绸缪的基本制度。并针对以往抗旱中发生的问题,结合水利工程现有的水源和抗旱设施情况,分析今年可能发生旱情的区域,有针对性的细化完善各项抗旱应急措施。
“我们就是把过去干旱发生后做的事变成了日常工作,把工作做到了前面,从而能更好的应对干旱。”8月15日,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张金斌对记者说道,“3月份通常都是我市干旱的季节,但是我们都会提早采取措施,就拿今年来说,我们早就做了大量的水源工程和应急工程建设工作,夺取粮食丰收而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去冬今春以来,各县区利用冬春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时机,整修及新建塘堰2917口,整修配套渠道75公里,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50座,新打机井1650眼,更新改造小型固定提灌站133座,为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水力支持。
未雨绸缪兴水利,从而在抗旱减灾中占据主动权,不仅使全市的抗旱工作更显成效,同时也确保了粮食的丰收。“截至8月14日,全市受旱(轻旱)面积0.6万亩,全部集中在平桥区的西大岗,其他县区的旱情则已经全部解除。”张金斌高兴地对记者说。
延伸新闻
引灌成“解渴”农田的“骨干”
龙泉村位于罗山县东铺乡的西北部,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49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今年,罗山县虽有降雨,但没有形成有效径流,大塘储水量较少,旱情还算比较重,加上龙泉村部分土地为砂土地,水量需求较大,并且灌溉时间长。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灌区水管所的有关工作人员主动找到该村村支书陈松静,商量2014年的灌溉工作,截止目前,南湾灌区共给该村放了两茬水,同时利用渠首的存水,给该村进行了两次补水灌溉,总用水量为110万立方米,灌溉水稻面积2549亩,同时,水管所成立的抗旱服务小分队深入该村的田间地头,科学指导放水,并根据田间用水情况,及时增减流量,而且通过灌区技改项目的实施,该村的灌溉周期较往年缩短了3天,既满足了用水要求,又节约了资源。
“现在每亩灌溉用水量,由过去的520立方米,降到了432立方米,每亩平均节水88立方米,降低水费4.22元。”8月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村村支书陈松静开心地说,“这样不仅确保了我们村今年的灌溉,同时还减轻了不少村民的负担,真是太好了!”
在潢川县邓店灌区,为全力抗旱保灌,截止目前灌区累计供水达到3300余万立方。“我种了30万亩水稻,去年每亩粮食产量在1150斤左右。”位于邓店灌区下游踅孜镇八里村吴庄组的村民徐学龙高兴的说,“因为今年全力抗旱保灌,我估计今年每亩地大概会增产160斤左右的粮食。”
龙泉村和八里村呈现的景象,只是众多处于灌区中山村的缩影。在我市在已连续5年遭遇干旱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水稻育秧插秧、抽水灌浆的关键时期,大流量灌溉供水,保证了水稻生长需求。
从7月24日开始,南湾、鲇鱼山、石山口、老鸦河等7座大中型水库和200多座小型水库相继灌溉放水,沿河固定提灌站、机电井、塘堰坝等水利设施全部投入运行,各类水利工程累抗旱灌溉供水3.83亿立方米,为我市大部分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灌溉水源,再加上群众架设移动移动抽水设施灌溉的面积,已经累计灌溉秋作物760万亩次,在抗旱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同时,大型灌区经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解决了灌区工程卡脖子险工,减小了渠道渗漏,提高了灌区调配水能力和节水能力,还缩短了灌溉周期。
目前,灌区内的水稻和其他秋作物长势良好,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对已经产生旱情的秋作物和水匮乏区域受旱较重的秋作物,由于各级政府措施得力,灌溉及时,旱情已经解除,没有形成干旱灾害。
小农水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
“去年我们这里的水稻可是绝收了,但是你看今年,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呐!”在商城县上石桥镇村,当地的农民指着田里的水稻,欣喜的对记者说道,“这可多亏了小农水重点县这个项目,帮我们修建了水渠,引来了灌区水,以后也不用因为不下雨而发愁了!”
同样欣喜的还有潢川县魏岗乡彭寨村的村民张国才,看着渠道里的水向自己家稻田里流去,格外兴奋。“以前遇到这样的年景减产是肯定的,而且过去要是想浇水还要带着电线水管下地,不仅麻烦,而且灌溉周期还长。”张国才说,“今年乡里帮我们修渠挖塘,解决了水源到田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今年收成肯定是不愁了!”
小农水是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针对抗旱中存在的末级渠系梗阻等问题,以打通“最后一公里”末级渠系,解决抗旱问题为主要内容,突出解决工程性缺水,水源性缺水等问题。
我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自2011年开始实施以来,有8个县区竞争立项目,分别被列入了3个批次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并且,经过三年的建设,全市已完成投资5.31亿元,共硬化田间灌溉渠道2422.14千米,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1.6万座,疏通开挖拍涝沟618.05千米,新建和改造万方大塘930口,新建、改造电灌站80座,新打、维修机井933眼,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55.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4.155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7.89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4.91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4733.5万立方。
通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实施,增强了项目区农村水利设施基础,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初步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抗旱减灾体系。“同时,我们还带动县区建立起了‘工程+协会+用水户’的新型灌溉管理模式。”市水利局农水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自己受益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以前水利工程‘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随着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的连片建成,保证了项目区大旱之年农业生产未受大的影响。目前,项目区水稻长势良好,各种农作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