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神采奕奕,是我们过去形容国家领导人常用的词,而且,通常后面还要加上“满面红光”,意思是说,领导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一般来说,这样用是不会错的。但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严重缺粮,实行低水平的定量供应,全国人民都吃不饱肚子,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身体浮肿,还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为此,国家领导人带头节衣缩食,不吃肉蛋,与人民有难同当,共渡时艰。如果,此时此刻领导人还“神采奕奕”,还满面红光,就是极大的讽刺,而且也与事实不符。当时的周恩来心力交瘁,日夜忧虑,根本谈不上“神采奕奕”。写报道的那个记者没脑子,报社的老总也没动脑子,无怪乎周恩来不满意了。

当然,历朝历代也确有不少帝王官员对人民疾苦不闻不问,置若罔闻,百姓瘦骨嶙峋,他却“神采奕奕”,如同杜工部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脑满肠肥的晋惠帝司马衷,听到大臣报告某地受灾,民众无粮食吃,饿殍遍地,居然无心无肺地回答:“何不食肉糜?”抗战时期,前方军民浴血奋战,衣食无助,后方的国民党达官贵人却依旧灯红酒绿,个个“神采奕奕”,百姓讽刺说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时下,也有某些贫困县领导,养尊处优,大吃大喝,甚至贪污受贿。据媒体披露,国家级贫困县宕昌县委书记王先民,就受贿楼房3套及现金共计1053万余元,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数额为349.9万余元。他自己倒是“神采奕奕”了,治下民众就没好日子过了。

不过,人各有志。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作为、有理想、有境界的人,都是决不会纵情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光顾自己“神采奕奕”的。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才有了开元之治的盛世面貌。看到玄宗没那么“神采奕奕”了,太监进言:陛下身心不安,龙体渐瘦,请多保重。玄宗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加拿大有个城市,多年规矩,新上任的市长要称体重,卸任时还要再称一次体重,看看在任期间体重有何变化。如果体重猛增,就说明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会受到舆论的批评。要说也是,如果终日殚精竭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会心宽体胖呢?

还说周恩来,他不仅拒绝“神采奕奕”,而且一生为国为民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伟大品格,赢得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周总理去世时,联合国降半旗致哀。有些国家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时为什么不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回答说:“周恩来使中国富强,自己却没有在外国银行存一分钱,你们哪位国家元首能够如此,去世时也降半旗”,至今尚无一人获此资格。

一言以蔽之,不论何时何地,如果员工面黄肌瘦,老板神采奕奕,企业就很难经营出名堂;如果士兵饥寒交迫,将军神采奕奕,则肯定打不了胜仗;如果百姓面有菜色,领导神采奕奕,绝对治理不好国家。所以,周恩来拒绝“神采奕奕”的事,我们绝不能只当成一个旧日故事来一听了之,而要当成一种伟大精神来继承发扬。只要我们上下一致,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本文原载于《新湘评论》杂志)

〉〉相关新闻

成军:周总理的题词激励我一生

宁乡籍九旬老人讲述在周恩来身边当卫士的幸福细节

“我虽然已是90岁的人了,但周总理的题词却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人……”近日,家住宁乡玉潭镇的彭望生老人收到自己的老朋友成军从北京寄来的信件。信件里,90岁高龄的成军讲述了当年在周恩来身边当卫士的点滴,详细地回忆了70年前周恩来和邓颖超为自己题词的幸福细节,信件里还附有题词的复印件。

宁乡伢子当上周恩来的卫士

成军是宁乡县大屯营镇蛟公塘人,1924年出生。他有个堂兄叫成仲清,曾参加秋收起义,后赴延安工作。

1937年,成仲清回到家乡,把成军带去参加八路军。1943年,成军来到延安,当上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卫士。因为成军在家时只读过一年私塾,参加八路军后,他抓住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学文化。

“小伙子哪里人?读了几年书?”来到周恩来身边的第一天,周恩来和邓大姐就关心地询问成军的情况。“我老家湖南宁乡的,从小做长工,只读过一年私塾。”成军紧张地回答。“是主席的小老乡呀,读书少不要紧,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周恩来满脸笑容地对成军说。

从1943年到1945年,他天天跟随在周恩来身边。在工作中,成军勤奋好学,被周恩来、邓颖超多次夸赞“主席这个小老乡很不错”。

在周恩来的关心下,他赴苏联学习

1944年10月14日,这天晚上,成军点着油灯在看书写字。“周恩来和邓大姐走了进来,看到我在学习,周总理高兴地说‘这么用功,看来主席的小老乡要成知识分子了’。”成军马上起立说,“我要听您的话,活到老学到老。”听了我这句话,邓大姐笑呵呵地说,“你才20岁,离老还远得很呢!”

周恩来翻看了成军在小本本上记的读书笔记后,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努力学习,永远前进!”写完后,他把笔递给邓大姐说,“来,你也给小成写句话嘛”。邓大姐接过笔,在另一页纸上写下了“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1945年,在周恩来夫妇的关心下,成军赴苏联学习,成为中国首批赴苏联学习使用大炮的学员。在苏联学成回国后,成军在辽沈战役中冲锋陷阵,多次受到嘉奖并记功。成军从部队转业后,在北京任职,直至1985年离休。“自1945年离开总理和邓大姐后,就再也没有和他们见过面了。”成军老人在北京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哽咽不已。

把题词当作自家的家训家风

“他在总理身边当过卫士,总理夫妇给他题词的事直到10多年前才说出口。”彭望生老人告诉记者,1977年1月,全国煤炭系统“学大庆、赶开滦”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宁乡煤炭坝煤矿党委副书记的彭望生也参加了。当时成军专门前来拜会宁乡老乡,两人由此相识。“交往几十年,成老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事。”

2001年,彭望生到北京拜访成军,老人无意中向彭望生展示了周总理夫妇给他的题词原件,并说自己在总理身边当过3年卫士。“当时我惊诧不已。”成军则对彭望生说:“总理夫妇的题词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家的传家宝,但不是我向外炫耀的资本。”

老人育有一儿一女,采访时,老人50岁的儿子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也是10多年前才知道父亲当过周总理的卫士一事。“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的亲属办过事谋过利,却常常听到的是教育子女和亲属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严格要求,不搞歪门邪道。”电话里,老人的儿子说父亲虽然90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背,对国家大事十分关注,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锻练身体,每天看报看新闻是必不可少的。

“几十年来,成军为家乡建设做了不少努力。”彭望生则透露,成军不仅在北京发出共同捐资倡议,使被称为“早期革命摇篮”的云山书院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维护,还曾资助在北京读书的家乡贫困学子读完大学。 (贺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