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亚涛

“提起顾静,单位里的同事都要竖起大拇指赞赏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家人体贴照顾。”浉河区计生委工作人员李岚动情地对记者说。16年来,顾静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右腿患病的女儿、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严重残疾的大哥,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家里3位患病亲人的重担。

柔弱肩膀挑起照顾患病亲人重担

1996年,顾静来到浉河区计生委工作,和丈夫结婚时由于没有房子,便与母亲、大哥住在一起。顾静的丈夫在部队工作,很少在家,顾静担起了家里的大小事务。顾静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身体各关节粗大变形,行动、生活非常困难,顾静的大哥身体残疾,走路生活很不便,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

每天早上6点,顾静起来后先服侍母亲起床,脸盆、热水和早餐端到母亲面前,帮她洗漱、吃饭、铺床、叠被、处理尿盆。然后又将脸盆、热水和早餐端到大哥面前,等母亲和大哥吃好早饭才去上班。

随着生活条件的转好,顾静和丈夫搬进了新房子,但是她还时常去照顾母亲和大哥。2009年4月初,顾静的母亲夜晚起床方便时,不慎摔下床,左胯骨骨折,在医院做手术的半个多月,顾静下班后就去医院和哥姐们轮流照顾母亲。母亲出院后,她又和两个姐嫂每人一周住在母亲家中,轮流照顾母亲和大哥。“有时候会觉得很辛苦,但是能够尽自己的努力让母亲和大哥生活过得舒服一些,辛苦也值得。”顾静说。

尽心照顾患病女儿 让女儿快乐成长

“女儿满月的第二天,我和丈夫就带着她去武汉看病。”顾静说。1998年,顾静的女儿出生,但是女儿的右腿粗大异常,经医生诊断为先天性下肢动静脉血管严重畸形。10多年来,为了治好女儿的病,顾静和丈夫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济南、武汉等城市的几十家医院,花去医疗费20多万元,依然没有寻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女儿夜晚发病时疼痒难忍,忍不住要挠,由于凝血差,腿不能出血,一出血很难止住,这个时候只能陪着女儿,等她病痛消下去,才放心地去休息。”顾静说。

为了给女儿看病,顾静省吃俭用,从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一双新鞋,至今穿的仍是结婚前的衣服。每次外出看病,顾静和丈夫每人随身带着一双布鞋,靠乘地铁和步行去看病,从来没有打过出租车,吃的都是临时买的饼干、烧饼。在顾静的照顾开导下,女儿和同龄人一样上学生活,如今顾静16岁的女儿已经上高二,学习成绩也很优异。“女儿现在心态很好,虽然不时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她很坚强地面对生活,我感到很欣慰。”顾静说。

把远在山东的公公接到家里照顾

2007年底,远在山东的婆婆病危,作为儿媳的顾静多次督促丈夫向家里寄钱。婆婆去世后,顾静让丈夫把年过七旬的公公从山东接到信阳,当时丈夫整天忙于组织民兵抗击冰雪,没时间照顾老父亲。顾静把公公当作自己的亲父亲,从不嫌弃老人抽烟喝酒,不让老人动手干一点家务,每日三餐都把丰盛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经常陪老人散步聊天。公公在顾静家住了一年多,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山东老家。

顾静的事迹渐渐地传开,令大家感动和佩服。2009年6月顾静被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市民”称号,8月份被济南军区授予“好军嫂”称号;2011年8月被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授予“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12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总工会、省妇联联合授予“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采访中,顾静表示,她对个人荣誉看得很淡,让她高兴感激的是这个艰难的家庭得到了很多关爱,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了更强的信心,好好地生活下去。“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是我一直觉得心态乐观,尽心照顾好家人,生活就会好起来。”顾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