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间,在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著名爱国将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到舞阳(含今舞钢市)、叶县一带视察伏牛山区,发动群众,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他所到之处,把老百姓疾苦、抗日之事放在心上,痛心疾首地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使人民的抗日情绪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体恤民情关爱百姓经常领唱《义勇军进行曲》

1938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视察伏牛山区时,途经今舞钢市的庙街寨。这个寨是尖山和马鞍山两个山区的进出要道,又是舞阳县过去的西南山区的咽喉重镇,抗战期间是西南山游击区的门户。冯玉祥是下午到达庙街的,来时他仅带100多人,当晚住在恒育堂的药铺里。当地的乡长柴善涤立即用电话报告县长熊笃文。熊笃文听到这个消息,即时派第一区公署的区员张觉如赶赴庙街,又连夜派民工给冯玉祥修一条由庙街通往舞阳县城的宽敞公路,命令立即动工,天明修好。

第二天早晨,冯玉祥身穿便服,出外观察庙街周围的地形,只见从庙街到八台4公里的路上,挤满了黑压压的修路民工……细心的冯玉祥走到民工跟前,轻声问:“你们起这么早来修这路?”民工中有人随口答道:“这是给冯大人修的路,为了尽快修好,才连夜来修的。”

冯玉祥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冯玉祥平时最爱栽树,今天他亲眼看到因给他修路伐树,心里更是不忍,立即让人去叫当地乡长问话。

不一会儿,柴乡长和张觉如一起来了。他俩给冯玉祥先行举手礼,可冯玉祥开口责问:“是谁叫民工给我修路的?”这时修路的民工都围拢上来了,乡长和区员都跪倒在地哆嗦地说:“是熊县长电话命令修的。”张觉如说:“我是熊县长连夜派来的。”冯玉祥怒气未息:“你们这些该杀的东西,从不体谅老百姓的苦处,动不动调遣民工服役,影响农活,今天修这路就是实例。你们伐百姓的树,毁百姓的地,毁百姓的庄稼,这些一律由你们个人赔偿。说起来是给我修路,叫百姓骂我,现在你们就叫民工停工回家。”柴乡长和张区员就赶忙站起来,擦一下头上的汗,给冯玉祥行个礼就溜走了。随后,民工们动身回家,一路上民工们说不尽冯玉祥的好处。

冯玉祥还经常领士兵唱《义勇军进行曲》,有时他还跟士兵跑步唱歌,唱的是“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另外一首歌是《救亡前进曲》,歌词是:“快快起来同胞们,起来齐为祖国战争,敌人铁蹄踏遍国境,杀我同胞夺我城,谁能忍受横暴摧残,谁愿甘尝亡国恨,快快起来向前进,不杀倭寇誓不生。”这首歌沉痛慷慨,豪壮激昂,强烈地触痛了每个不愿做亡国奴的心灵。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庙街寨就有许多年轻人报名参军。冯玉祥来时部队只有100多人,走时已变成200多人。冯玉祥离开庙街时,全寨的男女老幼都出门相送,依依不舍。

叶县访遗迹挥笔书写“还我河山”

旧县抗日动员会议结束,冯将军回住室休息了一会儿,天还早,他就与大家合影留念,并在一整张大宣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苍劲有力的4个隶体大字“还我河山”,自右向左,下署冯玉祥,并盖上一枚大红印章。

将军走后几日,有人在炊事员住过的小屋里,捡到一个面袋,装得满满的,重三斤,尚未开启。布袋是白细布机缝的,上面用毛笔端写欧体楷书“敬呈冯副委员长钧启,重庆军事委员会副官处”字样。那时已无法交将军了,他们把袋子打开发现袋里面装的是面粉,经过多人检验品尝发现,内含大豆、玉米、小米、高粱焦香味,原来这不是什么高级营养品,而是北方农民常吃的炒面。

早在北伐以后,冯军驻叶县,提倡戴“十八圈”草帽遮太阳,这一传统习惯一直被当地学校保持。此次驻叶留下的“还我河山”4个字又在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需要防空袭,当地师生们都把草帽烘成草绿色,在前檐烘出“还我河山”4个空心字。他们还经常以“还我河山”这4个字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冯将军的光辉形象时常浮现在师生的脑海中。

旧县论抗战号召百姓齐心把鬼子赶出去

1938年7月的一天,下午4点多钟,冯玉祥来到旧县(今叶县旧县乡政府所在地)南寨门,径向旧县完小走去。

大门口的群众拥挤着往里进,派出所的巡官姚本桂站在门槛上,呵斥着群众不让进,冯玉祥立即转望大门口,用手指着问:“不让老百姓进的那是个什么人?”这一问可慌了刘县长。他跑上前训斥了姚本桂。这时,人流如潮水一般涌进校园,自觉坐在操场上。

冯玉祥扫视了一下会场,表情由严肃转为和蔼,脸上堆着笑容:“我冯玉祥今天来看望大家了……我看,老先生老太

太们耳朵不好使,请他们到前边来吧!”

这一说,他的随从分别跑到老人们跟前,把老人们搀扶到最前排。冯玉祥接着说:“我们要尊敬老年人,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叫作敬老。以后凡是开会什么的,都请老年人坐在前边,表示对他们的尊敬……现在我们正和日本打着仗,日本侵略我们,是要灭亡我们的,被它灭了,我们就成了亡国奴!亡国奴的日子可不好过啊!日本鬼子实行的叫‘三光’政策,那就是把东西抢光,把房子烧光,还要把男女老少统统杀光。大家想想这能得了吗?咱能坐着等死吗……有人说

谁来给谁当老百姓。这可想错了,它来是占领我们的土地的,偏不要我们的人,所以连个老百姓也不得当。对日本鬼子,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们说怎么办?”台下一片喊声:“起来抗战,把鬼子赶出去!”冯玉祥说:“对呀!就是这么办,咱们大家一条心,不分男女老幼,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乡……有人说年轻人有的怕当兵,这话我不相信,在座的年轻人谁愿意当兵打日本,站起来我看看!”话音刚落,“刷”的一声站起来好些,有几个跑到前边来要求说:“跟委员长走要不要?”冯将军笑着说:“好!好!”

辛店讲团结播下抗日种子

1938年秋,阴雨连绵。刚就位全国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由漯河路过舞阳卸甲店,冒雨来到叶县辛店。他来时坐的是轿,由东向西,轿两边走着两队身佩大刀、腰插短枪的随从警卫人员。来到辛店街东门外时,区长刘雨亭、镇长李向荣、街坊先生王大藩到轿前迎接。冯将军见有人来迎便急忙下轿,在刘雨亭等的陪同下,徒步走到事先已安排好的住处(李向荣家)休息。晚饭后,刘雨亭等人去看望冯玉祥将军,将军一开始就说:“对不起父老兄弟姐妹们,日军侵华,使老百姓备受灾难,这是我们之过也。”接着询问群众抗日的情绪如何,认识怎样,等等,他们一直谈到了半夜。

第二天,天陡然放晴,金色

的阳光普照大地,辛店街祖师庙前广场的正中间摆着两张方桌,周围站满了群众。他们很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想听听冯将军的讲话。

吃过早饭,冯玉祥的大刀队全副武装整整齐齐地在会场东边站着,唱着抗日救亡歌曲。这时,掌声如雷。原来是冯玉祥身穿绿制服,腰佩宝剑,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在刘雨亭等人的陪同下走进了会场。

冯将军双手一叩大声说:“请老大爷老大娘们坐在前边来。”刘雨亭等人赶忙给老人们凳子,让他们坐在前边。接着冯将军讲话,大意是:日本鬼子从1931年“九一八”到第二年占领了我东北四省,1932年“八一三”又侵占我上海,1937年7月

卢沟桥事变又侵占我华北,进而又想侵占我整个中华。我们不能坐视我整个中华大地沦陷,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人,把日本人赶出我中华大地。一时间,会场气氛热烈起来,群众都被冯将军的话鼓动起来了,认识到抗击东洋人是全国老百姓的事,没有国就没有家,冯将军的话很对。

因军情紧急,冯将军在辛店未久留,于当日下午4时在乡亲们的依依惜别中离开了辛店。在冯将军的动员下,辛店迅速掀起了抗日高潮,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王海泉、岐松林、冯留、李动等几十名青年自愿到漯河加入了四十军,走上了抗日前线。

(据《河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