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方志

城市高楼大厦的生活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譬如住在楼房里的人在晾晒衣被时就会遇到困难,因为在没有露天阳台的情况下,将衣被放在室内阳台上晾晒总感觉不太过瘾。但是,这种困难在惠安花园小区却得到了解决,而解决居民晾晒困难的方法就是居民楼下方的那一排排钢制晾晒架。

昨日上午,本报“进社区 访民生 《信阳晚报》帮您办”大型公益活动第三报道小组走进河南路惠安花园小区。每次进到小区,我们都会首先对小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走访,希望找到每个小区自己的特色。在惠安花园小区,我们发现了该小区有一个特有的东西,那就是居民楼下方的一排排钢筋焊成的晾晒架,而就是这些看似平常无奇的晾晒架却让小区的居民感受到了些许人性化色彩。

“晾晒架是和楼房配套建设的,每两栋楼使用一排。”小区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可是我们小区特有的东西,你到其他小区就见不到。”刘先生介绍说,惠安花园小区在建设之初,考虑到业主以后住进高楼晾晒衣服不便,就在每两栋楼之间拉起一排晾晒架。这个措施非常人性化。刘先生说,住在高楼大厦内,晾晒厚重的冬装或者被褥非常困难,往往只能搭在室内的阳台上,晾晒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有了这个晾晒架,居民们再晾晒一些厚重的衣物就方便多了。“别的小区的居民每到冬天晾晒衣物时,往往在小区内的绿化树之间拴上绳子,然后将衣物搭在上面晾晒,这种方法既不方便也不美观,而我们小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晾晒衣物都会在这个固定的晾晒架上,不但晾晒效果好,而且还不影响小区整体美观。所以,我感觉我们小区的这种做法的确是科学的,也体现出了设计上的人性化。”刘先生说。

是的,一个小小的晾晒架,看似平凡无奇,但是却映射出设计者当初的人性化考虑。我们为这一排排的晾晒架点赞,也希望我们身边能体现人性化的建筑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