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苦卓绝的反扫荡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军先后向豫北、豫东、豫南进行了3次大的军事进攻,由于国民党实行单纯由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包括豫北、豫东(新黄河以东)、豫东南(淮河以南)的河南半壁河山沦入敌手。河南很快成为华北抗战的后方,南北战场的枢纽,保卫大西北的屏障,全国抗战的最前线。

抗日战争中,河南人民承受了极大的牺牲。开封陷落后,为阻挡日军西犯,国民党军队以水代兵,在郑州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南岸大堤。花园口决堤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进攻,却给豫皖苏3省造成了严重灾难,4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沦为泽国,近百万人葬身洪水,上千万人流离失所。黄河改道形成的黄泛区,直到解放后还灾荒连年。1941年至1943年,河南全省连续发生旱灾、涝灾、蝗灾,灾情之重为史上罕见。因战争原因救灾不及,致使饿殍遍地,数百万灾民背井离乡,四散逃亡。中原大地,满目残垣断壁,田园荒芜,昔日千里沃野,顿成狐兔出没之所。日军烧杀抢掠给河南人民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

抗战时期日军在河南制造的一系列惨案:

清丰惨案:1937年年底,日军从山东侵入清丰县,仅在两天内就残杀无辜群众1000余人,制造了清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惨案。

“四一二”惨案:1941年4月12日至20日,日军冈村宁次指挥日军三十五师团、第一混成旅及濮阳、清丰、南乐、滑县等地的伪军共2.5万人扫荡沙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黄河故道的俗称)。在日军铁蹄下,沙区4000余人被残杀,142个村庄(房屋5万多间)被烧毁,家具和牛、羊、猪等家禽被抢掠一空。

郑州大轰炸:1938年2月14日,日机15架从安阳起飞,分3批轰炸郑县(今郑州市)。这天,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上午10时左右,市民们正兴高采烈地在大街上耍旱船、玩龙灯时,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隆声,颗颗炸弹倾泻在火车站及附近的商业区。当日被炸死、炸伤百姓500余人,无头、断肢的死者布满街头,3天时间才将尸体清理完毕。另外,南学街、书院街、顺城街等处,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市民多有死伤。

大花庄屠杀:1941年10月2日夜,日军由琵琶陈渡过黄河,次日天微明,日军西犯至大花庄,当日该村被杀84人,数百名阻击的中国士兵也死于鬼子枪下。同时另一股日军又向桥东南3里远的小孟庄、枣庄村进犯,越过贾鲁河,占领了磨李,随后包围了北李庄,日军占领北李庄后,杀戮更凶,上至70多岁老人下至不满周岁的婴儿,一概屠杀,全村被杀74人。

黄岗寺惨案:1941年10月4日郑州沦陷,10月12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向郑县西南黄岗寺一带进犯。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大炮、机枪射击,村民伤亡40多人。日军进村后,又把老百姓集中起来,周围架起4挺机枪,从中挑出11人,押送到齐礼阎村的一间草房里,纵火烧死,共烧毁房屋1700多间。

从1941年3月到1942年秋,日军对太行、太岳、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先后进行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国民党政府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不断制造各种反共摩擦事件,掀起3次反共高潮。1941年至1943年,全省又连续发生了旱灾、涝灾、蝗灾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日伪顽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使河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为克服严重困难,河南各根据地军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粉碎日伪顽军事进攻的同时,大力开展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战胜了严重困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河南人民抗日军八大主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从1943年起开始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八路军太行、太岳、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发起了林南、卫南、豫北等战役,开展了局部反攻,收复了豫北大片国土。4月18日,日军发动了河南战役,豫中、豫西4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为敌占区。7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对进军河南作了全面部署。据不完全统计,到1944年年底,各抗日根据地河南部分的总面积达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9%,人口为1325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4%。

为了统一领导豫西人民的抗日斗争,1944年9月,中共中央建立了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八路军河南人民抗日军,王树声任司令员、戴季英任政治委员。军区辖豫西抗日游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豫西、第六支队,各支队依次兼第一至第六军分区。1945年2月16日,由王树声亲自书写的河南人民抗日军八大主张上报中共中央,经毛泽东亲笔修改后,以“国民革命军河南人民抗日军”名义公开发布。

河南人民抗日军八大主张是:

(一)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河南同胞联合起来,保卫国家民族,保卫河南,保卫家乡,坚持抗战,准备反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求国民党立即改组政府,改组统帅部,放弃一党专政,成立真正抗日的、各党派、各军、各界联合的政府与统帅部。

(二)彻底实行民主政治,团结河南各界人民,安定社会秩序,保障一切河南抗日人民的生命、财产、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武装人民的自由,取缔贪官污吏,建立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抗日民主政府。

(三)团结一切抗日友军与地方武装。欢迎伪军反正,共同对日作战。消灭日寇,保卫河南,解除河南人民痛苦。

(四)帮助各地民众组织抗日团体,成立抗日自卫队、游击队。

(五)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合理负担。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减轻河南人民负担,实行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发展农业生产,救济灾民,取缔奸商操纵物价,保护工商业贸易自由发展。

(六)实施抗日救国教育,恢复学校,优待教员。

(七)抗日高于一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共同发挥抗战力量。

(八)军民合作,军爱民,民爱军。本军为河南人民的军队,誓与河南人民团结抗战到底。

1945年年初,八路军在豫北发起强大攻势,先后取得了道清、南乐、安阳等战役的胜利。8月9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河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收复大片国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河南人民的抗日精神永存

中原抗战是与全国抗日战争紧密相连的,自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抗战情绪空前高涨,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7月河南当时的省会开封沦陷,是中原抗战的初期阶段;1944年春天日寇为打通西进与南下通道,摆脱深陷太平洋战争的困境,赶快结束东南亚战争的牵制,不惜孤注一掷发动河南战役,这段时间,是中原抗战的胶着阶段;河南战役之后,中共中央及时调整中原战场格局,派遣八路军皮徐支队南下,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令新四军黄霖兵团北上,扩大豫南豫中根据地,把南北抗日力量连成了一个整体,沉重地在日寇占领区腹部插上了一把锋利的刺刀,直至日寇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中原抗战的最后阶段。

在8年的抗日战争中,河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先后抗击和牵制了20余万日伪军,对日伪军作战1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及争取伪军反正10万余人,攻克县城40余座,收复国土10多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2000余万,建立了90余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18个行政专署。据不完全统计,至1944年年底,河南各抗日根据地的总面积达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9%;人口132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4%。河南人民还先后为八路军、新四军输送了10多万子弟兵,其中有两万多人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仅在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先后就有沈东平、马庆华、韩达生、唐克威4位共产党的特(地)委书记,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相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河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据战后调查,抗战8年,全省损失房屋156.2万间,工农业损失总值12.455亿元法币,仅豫北25县就死亡180万人,损毁房屋42万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河南人民以民族大义为重,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为抗日战争贡献了巨大的人力物力。3000万人民忍着家破人亡的伤痛,勒紧腰带,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儿郎、丈夫送上抗日前线,慷慨无私地把手中的保命粮送给抗日将士。以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等为代表的中原人民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踏冰卧雪,栉风沐雨,浴血奋战在长城内外,白山黑水,淮河两岸。党领导下的河南敌后军民,先后有2万多人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

(据《河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