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见习记者 周 静)暑假已经到来,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找点事情做。不少人都选择找一份零工充实自己,既得到锻炼,又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益,可谓两全其美。但是,学生们在找工作的同时,还需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每到6月份,各大高校的宣传栏上铺天盖地地贴满了各种企业、工厂的招聘信息,然而其中有很多浑水摸鱼的角色,他们利用企业、工厂大规模招工的整体氛围以及学生消息来源的闭塞,打着为企业招聘普工的幌子,对学生行骗,骗取所谓的押金、车旅费以及少额的中介费,等拿到学生们缴纳的各种费用后,他们便溜之大吉,再也不见踪影。

娟娟(化名)是我市一名大二学生,老家在洛阳,由于家人都在外务工,所以本打算回家的她觉得不如利用假期找一份工作,等假期过完便回学校报到。她在网上看到了一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该公司招聘的对象就是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工作时间为两个月。觉得这个工作很合适,娟娟便没有多想,即与该公司人员取得了联系。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稀里糊涂地给公司负责人交了100元保证金后,却再也联系不上他,在网上搜索这家公司的名称,也没有任何记录,这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骗了,钱打了水漂,工作也泡汤了。

因此,本报提醒广大学生,假期找工作时,应提高警惕。首先应核实用人单位是否属实,在核实单位信息无误后再与其取得联系。其次要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同时注意保留一切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证据,还应保留用人单位负责人的详细信息。更需注意的是,不要先向用人单位缴纳押金和身份证等,因为有法律明文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务工人员的押金和身份证。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