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覆 方 恒
今年39岁的鲁纲,在长台卫生院工作了16个春秋,他兢兢业业做事,仁心仁术做人,在当地拥有良好的口碑。在近日的采访中,长台关镇卢岗村王军老汉高兴地对笔者说:“鲁院长不仅医术高,还人缘好,视病人如亲人,俺老百姓都夸他是一位好医生。”
鲁纲1975年7月出生在长台关镇,也许是受父亲影响,年幼时他就对行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96年从信阳卫校毕业后就回到长台卫生院从医。当时卫生院人手少,条件差,客观条件要求每个医生都要一专多能。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支柱,该院认识到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助力事业再跨越的根本。所以,鲁纲先后到中心医院和154部队医院进行两次进修学习,师从著名心血管专家刘小冬教授学习,使自己医德医术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当第二次到154医院进修回院后,就遇见赵洼村农妇丁书霞身患盆腔肿瘤,经过他的精湛的手术,效果非常好,一周后就康复出院。后来她逢人就说:“鲁医生是俺卫生院里一把好刀。”
鲁纲医术名声鹊起之后,许多患者就医都是冲着鲁纲来的。他每天从上午上班后难得有空闲时间,因为他内、外科都是行家里手,“熟人”太多了。为了减轻鲁纲的工作量,医院专门为他配备了两名助手,负责给患者量体温或开处方,经他言传身教,先后带成了10多名业务骨干,使他们都能独当一面。“跟着鲁老师每天都超负荷工作,总感觉累,但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鲁老师的医德医术。”杜云杰医生说。
鲁纲接诊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为了减轻患者家庭负担,能不进行病理化验绝不化验,能用普通药治疗的病绝不开昂贵的药,能不住院的绝不让患者住院,这也是他赢得群众交口称赞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经常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农民挣钱不容易,能为患者家庭节省一分是一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10多年来,鲁纲遇到患者带钱不够的,自己掏腰包垫付有20多次,金额达数千元。他说:“带钱不够住院的患者都是贫困家庭,借钱给他们解难是应该的。”
鲁纲对治疗过的病人了如指掌,他说:“我从2010年开始就把每个治疗过的病人都进行了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诊断结果等内容,这是一个资料的积累,经常总结一下,有助于技术和经验的提升,这招也是进修学来的。”
2011年,鲁纲担任主管业务的副院长,除外出开会,他都坚持在门诊室为患者看病;并带领该院有关医生,每年对65岁以上老人和0至6岁儿童进行免费体检,还组织义诊小分队,深入年迈有病的家庭和乡敬老院进行上门服务,为老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今年5月,鲁纲在义诊时,发现“五保”老人汪兰英患病过重需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他积极给她拿药、端水、喂药、买饭,像伺候亲人一样关爱她。并以真情、实情、亲情和精湛的技术,使她很快重获健康。乡敬老院院长刘奎威称赞地说:“鲁纲平易近人没架子,尊敬老人有爱心,替老人着想,为患者分忧,这样医德高尚的医生令人钦佩。”
对鲁纲来说病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为此,他牺牲了许多陪伴家人和休息时间,这让他总是心怀愧疚。据卫生院黄啟明院长说:“‘鲁纲是个拼命三郎’,对工作总是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尤其是对危重病人不放心,半夜跑到医院查看患者病情是经常的事。”对于这个说法,鲁纲总是笑着说:“当好爱心医生是我的职责,为家乡人民身体健康做好服务,是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
16年来。鲁纲一直坚守在基层卫生一线,承担着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博得广大老百姓的赞誉和上级领导的认可,曾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