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蔡荣生案背后隐藏的高考招生腐败牵动公众的神经,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暗藏哪些腐败环节?如何杜绝“特招”腐败?
“点招”、艺考、补录 “特招”腐败几何?
蔡荣生案揭开了“特招”腐败的冰山一角。梳理近年来的高招腐败案件,招生黑幕触目惊心。
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换专业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共计953万元,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2012年,辽宁省招办两名干部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几年前,湖南省也曝出教育考试院监察处原副处长谭博文等,将69名未上线考生“弄进”大学。
记者调查发现,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已经成为“特招”腐败的重灾区,严重危害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高校也对“点招”避而不谈,但记者调查得知,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教职工子女只要达到本一线就可以录取,还可以根据相应的分数挑选专业。”东部一所本科院校教师告诉记者,只要是学校正式职工,其第一代直系亲属高考时报考本校都可以享受招生优惠政策。
“校董”是“点招”的另一受益者。在一些高校,每人每年给高校捐资便可成为“校董”,获得相应的“点招”指标。一企业主告诉记者,他是某知名高校的“校董”,每年向这所高校捐助100万元,作为“回报”,每年学校招生时就会给一个“点招”指标。“这个名额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亲属用,也可以送给生意合作伙伴或者有所求的官员。”
艺术类招生专业性强,存在“自由发挥”空间。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谈到“艺考”时说:“只要事先买通考官,现场随便画一笔,就能被称作大师之作,外行人根本看不懂。”一位艺考生家长表示:“艺考基本是学校想要谁就是谁,不过费用不低,光打通关系就得十几万元。”
补录环节藏“暗箱操作”。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够严,补录成为权钱交易的另一个重灾区。北方一所大学艺术系主任告诉记者,补录时将录取线下浮3分至5分,考生每下浮1分录取,收取1万元,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个机会,一般是有关系、有钱的才能被录取。
权力缺乏监督 寻租滋生腐败
蔡荣生案引发了社会对于特殊类型招生公信力的质疑。一些教育专家和家长认为,高校自身的趋利性,特殊招生的不公开,行政权力的介入,监管机制的缺失等因素直接造成高招腐败。
“少数考生可通过自主招生录取,部分考生可获得补录的名额,个别人才有机会调换专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由于缺乏监督,高校拥有的权利变成了某些人手中特权,成为滋生高招腐败的土壤。
“特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某高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学校每年“点招”收费都在1000万元以上,已经成为教师福利和学校发展经费的重要来源。一些高校也不得不留一部分“点招”指标,以应对来自上级领导以及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各界人士的压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自主招生模式下,想要阻止权力寻租并不容易。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这些环节中如果行政力量干预学术力量公正选拔,难免会加大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可能。
监管缺失也为“特招”腐败打开方便大门。某教育研究院一名副院长透露,不少学校内部决策没有民主决策,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往往沦为摆设,招生指标成为少数人权力寻租的资源。
破除制度弊端 加强外部监督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着力加强对招生权力的制约,重申严禁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违背的招生办法,对于复查中不达标或通过“点招”等途径违规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学籍注册。
“特殊领域的高招腐败严重侵害了大多数考生的合法权益,破坏了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为教育领域腐败提供温床。”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定要坚守这条底线,这是教育的职责和意义所在。
“特招”腐败如同毒瘤,需要猛药医治,阳光公开是良方。储朝晖说:“要通过制度约束行政权力,不能让行政权力在灰色的空间运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宋乃庆也表示,要健全各项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做到防微杜渐、取信社会。
杜绝高招腐败,还需致力改革,破处制度弊端。殷飞认为,高考改革即将从“单兵突进”进入“全面突围”的新阶段,这不仅要求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更需要各地勇于“趟地雷”,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
一些教育界人士和专家认为,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单项改革很难根除当前高考制度的弊端。今后,高考制度改革要坚持系统思维,在探索招考适度分离的基础上,全面统筹推进社会化考试、学生综合评价、高校多元录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