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对四邻用兵,降服南方诸国后,又北进中原。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率军首先吞灭申国。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前后,又乘息、蔡两国发生矛盾之机,出兵攻打蔡国,俘虏蔡侯献舞。继之,假借巡猎之名设伏兵袭杀息侯,吞灭了息国。灭申、息后,建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申县和息县,同时建立强大的地方部队——“申息之师”。楚国依靠这支劲旅,于前655年吞灭弦国;前648年伐江国,灭黄国;前646年灭六国(今六安)、英国;前635年进军讨伐晋国至商密;前634年讨伐齐国进军至谷城,前632年与晋军在城淮展开大战;前622年灭寥国;前618年攻陈国;前597年在哪地大败晋军;后又数次进攻宋国和郑国,因而成为中原的霸主。

此时,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强盛起来,对楚国控制两淮之地感到不安,吴王僚于周敬王元年(前519年)率军攻打楚之州来(今安徽凤台)。楚平王闻讯,令顿、胡、沈、蔡、陈、许6国之军在鸡父(今固始县东南鸡备亭)会合,伐吴以救州来。吴公子光利用6国与楚军心不齐之机,于七月二十九日以3000名刑徒为前阵,先攻胡、沈、陈三国之军。吴设伏兵俘去胡、沈二国国君和陈国大夫,令俘虏至许、蔡、顿三国军中散布国君被杀谣言,动摇军心,并随后擂鼓进攻,许、蔡、顿之军惊骇狂奔,不战自溃。毫无准备的楚军先受乱军之干扰,继受吴军之冲击,慌乱败退,遂失两淮之地。

(据《中原文化记忆丛书·信阳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