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亚涛

见习记者 韩 蕾

核心新闻

“谁在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拍着我肩膀,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伴随着音乐声,信阳大别山志愿者协会“让爱陪伴成长”志愿活动,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操场上拉开了序幕,但是这个开场舞有点特殊,志愿者们并没有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而是在用手语无声地进行着表演。

昨日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上午9时,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市特殊教育学校,给那里的学生带来了羽毛球拍等体育器材,同时还送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操场上,志愿者们带来的手语舞蹈,感染了不少特殊学校的孩子,虽然他们不能说话,但是每到精彩之处,操场上就会响起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我是带着儿子一起来的。”志愿者李燕是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她8岁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带孩子来主要是想让他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活,让孩子们成为朋友,以后互帮互助。”

在教学楼旁边空地上,志愿者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其乐融融。有的做手工,有的下象棋,有的则在一旁转呼啦圈、跳绳,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让孩子们成为朋友,互帮互助。

“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大别山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都会来这里看望我们的学生,除了助残日,其他时候也经常来。”市特殊教育学校团委书记杨峥对记者说道,“谢谢他们对孩子的关爱,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

同时,在操场旁,有几位正在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分发东西的小朋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了解得知,他们是附近成功育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闲暇之余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给这里的学生送些学习用品。“这次我还带了把伞,因为上次来这里看演出的时候下雨了,有了伞他们出门就不会淋雨了!”该小学的学生许容郡说道。

延伸新闻

技能培训让残疾人自强自立

“今年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也是我市第三次举办‘同心助残’义演晚会。每年都要举办残疾人义演晚会,展示我市扶残助残爱心人士和残疾人自强模范的感人事迹,让市民了解到我市残疾人爱心奉献精神和自强精神,唤醒市民对残疾人士的关心和帮助。”谈起今年的助残活动,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吴蕾说。

吴蕾告诉记者,我市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50多万人,他们的生活能否幸福快乐,不仅关系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全市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晚会上残疾人士的精彩表演,感动了现场的观众。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当场向市残联捐赠了价值150万元的轮椅等物品,用以提高我市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吴蕾说。

“救助残疾人,不仅仅是捐物捐钱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吴蕾说。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让残疾人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更重要的是让残疾人能够脱贫致富。吴蕾告诉记者,2014年依然把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将建好市级残疾儿童康复人才培训基地,为910名肢体残疾人配发轮椅,资助考上大学的残疾学生,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燃油补贴工作,完成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一系列生活保障工作。

近年,我市切实加强对残疾人的就业技能培训,建立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多层面、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同时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信阳市十件实事”。建成后,可解决二级以上残疾人托养服务,每年可对500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相关链接

关心帮助残疾人

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5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涉及2.8亿亲属,1500万农村残疾人尚未脱贫,260多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医疗、康复等社会公共服务还难以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