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芳
恩施傩戏由“傩愿戏”和“坛傩”组成,傩愿戏“戏中有祭”,坛傩“祭中有戏”,各自都有一套古老严肃的祭祀仪式。
湖北恩施傩戏主要流行于恩施市红土乡、新塘乡、三岔乡、芭蕉乡、盛家坝乡。恩施州境内的宣恩县高罗乡、来凤县旧司乡、咸丰县黄金洞乡等地也有遗风。
演傩戏前要杀公鸡请神、烧纸钱祭神;演出时三五人头戴木制面具,一人主唱,众人和之,随着锣鼓的伴奏且唱且跳,场面十分热闹。
“傩愿戏”现存于恩施市红土乡漆树坪村和大河沟村,由湖南经湖北省鹤峰县传来,至今已有约320年历史。红土乡位于三省四县交界之处,山大人稀,远离城市喧嚣,至今保留着一批古老的傩戏剧目。比如在全国已绝迹的《鲍家庄》,在漆树坪班至今仍有全本演出。
傩愿戏分“正八出”和“外八出”(又叫“邪八出”)。“正八出”指纯粹祭祀的法事,“外八出”包括所有的傩戏项目,“八”是约数,并非只有八出。还有“大傩愿”“小傩愿”之说。“大傩愿”短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端公们邀齐班子,极尽渲染能事,今日大多是还“小傩愿”,但至少也是一通宵。
“坛傩”现存于恩施市三岔乡,起源于明洪武年间谭姓、杨姓等人家祭祖的“弘农堂”。它是一个文化宝库,至今还保留着交牲、开坛、请水等25坛完整的“法事”,集中地再现了远古祭祀的场景。其中《交牲·祭猪》就是夏商时期设坛祭祀时以猪为牺牲品的遗风,可一直上溯到《礼记·祭法》。它还是一个艺术宝库,融合了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舞蹈、美术、工艺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傩面具制作工艺,几乎每个面具都有一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傩戏表演中的舞蹈称为傩舞,跳舞时戴着傩面具,风格古朴、原始、明快。傩舞中还有一种逐渐独立出来的舞蹈叫作花鼓灯,由两名男子分别扮成旦角、丑角表演。旦角手持手绢,丑角手持纸扇,舞蹈时两人身体相靠,两手交替“内绕手”,遵循“女高,上动下不动;男低,下动上不动”的规则。上动即为“抖肩”,“下动”即为腰下髋、臀部动作,表演时亦歌亦舞,神气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