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星
中国各地的菜品口味不同,人称“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苏州属于“南甜”风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苏州美食已有苏式菜肴、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蜜饯、苏州小吃和苏州糕团等十二大类。
苏州美食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的,像我这样从小习惯了南方菜系淡淡甜味的人,都不免在入口之后喊一声好甜。比如用鸡头米、桂花糖、绵白糖为主辅料制成的桂花鸡头米,香甜可口,余味无穷,但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
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京式、苏式、广式)中“苏式”的发祥地。苏菜和其他两种菜式不同,柔和、温馨、清鲜,是苏州人性格的味觉体现。烹调上主要采用焖、焐、煨、炖,口味清淡,在花式及外观上下功夫,非常讲究。菜名力尽高雅,选料务求鲜活,餐具小巧精细,酒水甘醇不烈。如同那里的吴侬软语,比较适合文人的口味。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苏州菜选料求鲜,讲究时令季节。比如吃螺蛳、刀鱼必须在清明之前;立夏则咸鸭蛋畅销;冬至时吃年糕、喝冬酿酒。
说到食材新鲜,就不得不说说“太湖三白”:“一白”乃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二白”乃太湖白鱼,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又称“银刀”;“三白”乃太湖白虾,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做成“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
因为“太湖三白”出水即易死亡,故而最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为保持食材的原味,多为清蒸白灼。
真正的美食家,不仅在意吃的内容,而且注重吃的氛围,也就是吃的环境、心情、处境。此种虚词菜单上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氛围却往往影响着口感。想一想这样的场景: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有青山隐现……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总之,苏州美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它蕴含着姑苏风情三吴风貌,是人生情韵生活原味,淡而腴厚,清而多彩,耐得品咂耐得琢磨,越品,滋味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