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各地,得到了社会中下层人士,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这就是“五四运动”。如今,“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95年,但当时的情形却深深地烙印在国人的记忆中,尤其是青年学生爱国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昨日是“五四运动”第95个纪念日,在这里我们要重温“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 张方志 周亚涛 王 洋
作为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五四运动”,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记忆,在运动中扮演主要角色的青年学生所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那么对于不同的个人来说,“五四”精神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传承呢?
毛桂枝
爱心献社会 真情暖人心
“虽说年龄大了,但是我还记得‘五四’精神是爱国奉献精神。”出生于1942年的毛桂枝老人谈起“五四”精神时说。她告诉记者,1965年大学毕业时,国家号召青年人“上山下乡当农民,立志建设新农村”,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毛桂枝认为,农村不仅仅需要年轻的劳动力,更需要科学技术来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于是她向学校申请去哈尔滨一家研究院学习机械工程。
1971年在学好机械工程后,毛桂枝回到了老家信阳的化工厂工作,“不论是青年人,还是上了年纪的工人,大家都认为‘爱岗敬业,一心做奉献’才是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毛桂枝谈起当年工作时的“五四”精神说。2010年,退休后的毛桂枝没有闲下来,她组织社区的老人成立了老年协会和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了给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每个星期,毛桂枝都要组织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到空巢老人家庭走一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听取老年人的建议,反馈给社区居委会。闲暇时,毛桂枝还组织文艺活动,带动社区里的老年人自娱自乐。“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虽说夕阳晚,榜样照后人。”谈起如何教育年轻人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毛桂枝说。
朱华梅
用艺术拓宽传承的渠道
“对于我来说,‘五四’精神不仅仅包括爱国,更多的是艰苦奋斗精神,利用民间文化艺术的载体来传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出生于1963年的朱华梅说。她告诉记者,从小父母就教育她青年人不仅要艰苦奋斗,还要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高中毕业后,朱华梅进入县城的电影公司做宣传工作,她利用自己精湛的剪纸艺术为电影公司制作宣传海报,受到了群众的热烈好评。1995年,为了宣传老家的山水和革命老区的建设,朱华梅用剪纸艺术创作出了作品《大别山古塔》,并在全国妇联为迎接“世妇会”举办的“中华巧女”工艺大赛中获奖,获“中华巧女”证书。
2006年,朱华梅开始从事树叶雕刻艺术创作,不断地创新艺术形式,弘扬奋斗进取的优秀传统文化。谈起如何教育好当代青年人传承“五四”精神,朱华梅说:“首先老年人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坚持奋斗进取的精神,关注青年人的思想动态,利用民间文化艺术等载体,拓宽‘五四’精神传承的渠道,让更多青年人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周 辉
踏实干事业 用心为群众
平桥区督察局纪检组长周辉,长期从事纪检督察工作,他告诉记者,对于70后来说,大部分人都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四十而不惑的年纪,长期地工作,会让一些人,信仰缺失,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上班时间沉溺于游戏、网络,“五四”精神正好给人一种正引导。“弘扬‘五四’精神能让我们端正人生、工作态度,引领我们做一个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人。”周辉说。
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是周辉所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城市管理、人事社保、土地管理、环境保护……问题可以说涉及方方面面。在周辉看来,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积极用心为群众解决好问题,就是对“五四”精神最朴素的实践。“我作为基层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响应党的号召,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立足本职工作,践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实实在在地为基层群众办实事、交实心,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河 山
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河山是信阳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一位主要负责人的笔名,谈起“五四”精神,河山和大部分人一样,首先想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但是对于爱国主义精神,他有自己的见地。“作为和平时期的一位普通人,爱国首先得爱家、爱人、爱社会,做到家庭和谐、团结同志、爱岗敬业。”他说,“结合志愿者来说,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弱势群体,事事体现着真善美,人人洋溢着可贵的奉献精神,也是在为国家文明进步增光添彩,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这就是爱国爱社会的真实体现。”
在河山的组织带领下,信阳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坚持“不图名、不图利”公益理念,以服务社会、服务老人、服务儿童为主旨,以改善社会风气、实现全民公益、传播公益文化为导向,积极开展关爱贫困户、“五保”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残疾人等志愿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共组织开展公益活动31次,出动私家车车辆300余辆次,参加活动志愿者1200余人次,义务服务总时间达2500小时,爱心人士通过协会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折合现金15万余元。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柏林
传递正能量 弘扬真善美
“‘五四’精神的定义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象征。就如这五月时节,充满阳光,百花齐放,生命也该如此。”知名青年散文家李柏林告诉记者。李柏林是一位90后女孩儿,小时候憧憬着将来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以手中之笔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如今,她正在文学的道路上游目骋怀,成为我市散文界的一颗璀璨新星。
“作为年轻人,应该热爱祖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而‘五四’精神传承了这么多年,不应因时间的久远而变淡,我们都应该从身边做起,对自己而言,实现人生的价值,对别人而言,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便是最好的传承。”李柏林说,“年轻人是国家的栋梁,万丈高楼起于毫末,所以年轻人一定要珍惜自己青春的年龄,做有意义的事情,而青春属于梦想,梦想属于创造。不能因为日子的平淡而丧失了年轻人该有的斗志,越努力,越幸运。努力做好自己,不辜负年轻的心,便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高笑蕊
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使命
1992年出生的高笑蕊,是信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第一次接触“五四运动”,还是上高中时,那一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曾令课堂上的她心潮澎湃,“我体会到了爱国的力量。”高笑蕊说,这种精神伴她成长,历久弥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上要有一种担当。”
“五四”精神的传承,在她看来,就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作为校园记者,我经常思考,如何把身边的好人好事传播出去,如何从新闻中挖掘学生好的思想,弘扬一种正能量。”张笑蕊说,2013年,她还参加了河南省千名环境友好使者行动,这是一个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发挥青年人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我到郑州参加了培训,周围都是与我同龄的人,大家在一起学习,为我们共同的环保目标而奋斗,这就是青年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