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黄 慧)最是四月春光好,满城茗香动申城。4月28日上午,信阳第二十二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4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市百花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简洁、大方、喜庆、热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以及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和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台湾地区等地200多家茶商、茶企、茶组织近1000位客商和代表共襄盛会。
本届国际茶文化节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特别支持。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总后勤部原政委、上将周坤仁;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人大原常务委员江家福;海军航空兵原司令员、中将,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炳芝;解放军三○一总院政治部主任国墨林少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省政府副省长张广智;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省人大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等出席开幕式。
郭瑞民、乔新江等市领导出席开幕式。
张广智致欢迎辞。王侠、周国富、张家坤分别讲话。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主持开幕式。
张广智说,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呈现出转型升级、蓄势崛起的良好态势。信阳是河南的南大门,山川秀美,生态良好,茶树生长环境得天独厚,信阳毛尖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自1992年以来,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已成功举办21届,水平不断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在推动发展、促进交流、展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相信在全国供销总社的大力支持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茶文化节一定能办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盛会!
王侠在讲话中代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对茶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她说,信阳地跨江淮,物产丰盈,人文荟萃,“信阳毛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信阳红”甜醇清雅、香飘九州。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信阳茶文化节连续22年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信阳茶产业的兴旺、茶经济的发展和茶文化的繁荣。勤劳智慧的信阳人民在这片独特的厚土上,谱写了茶产业的辉煌诗篇。作为信阳国际茶文化节主办单位之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进一步加强与河南省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河南省及信阳市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国茶叶产业全面振兴、繁荣兴旺而不懈努力,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周国富在讲话中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对茶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说,国运茶运紧密相连,国运兴茶运兴。当今中国,国运昌盛,茶运兴旺,迎来了盛世兴茶的极好机遇。面对“盛世兴茶”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科学制定质量标准,打造著名品牌,营造营销文化,优化企业团队,提高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茶叶市场话语权,扩大中华茶文化的影响力;我们一定要大力推动“茶为国饮,以茶惠民,茶和天下”,弘扬“清、敬、和、美”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积极推动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四进活动,使饮茶品茗成为人之需、民之俗、市之风;我们一定要加强茶资源科技研发、综合开发和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延伸茶业产业链,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努力实现茶叶大国向茶业强国跨越的目标。
张家坤在讲话中代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对茶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说,茶对于推动信阳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及对外开放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长期把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弘扬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经过连续二十余年持之以恒的精心培育,如今已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搭建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富有专业性、文化性、开放性和功能性的茶业交流合作平台。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立足海西,着眼两岸,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广结茶缘,致力于推进两岸以及全国各地茶业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以茶为媒,福建茶界与河南特别是信阳茶界的往来日益频繁,两地间精诚合作,在共谋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结下了无比珍贵的浓情厚意。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侠、周国富、张家坤、周坤仁、江家福、马炳芝、国墨林、王保存、张广智、龚立群、亢崇仁、郭瑞民共同开启启动仪式。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及国内各大网站,共100余家新闻媒体参与开幕式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