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惠子
国有淮滨农场建于1952年,农场总部地处淮滨县行政新区,下辖6个分场1个社区,分布在8个乡镇结合部。场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党员80人。全场现有总人口4770人,其中职工637人,管理人员64人;土地面积12100亩,其中耕地面积8810亩。
近年,国有淮滨农场坚持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优化农业结构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国有淮滨农场已成为加快发展的样板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和谐发展的宜居区。先后被信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乡镇(场)”,市级文明单位、卫生单位。
科技支撑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利用新技术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国有淮滨农场以零二分场为试点的阳光温室蔬菜大棚,现已建成育秧育苗大棚2个、蔬菜日光温室30栋,硬化大棚四周水泥路面2000米、排水沟3500米,架设水泥线杆20根,铺设线路1200米,并对路旁进行绿化。成立了蔬菜生产公司,从山东寿光聘请科技人才作技术指导,为大棚承包户提供蔬菜生产中的培土、无公害种植、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保鲜贮藏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使蔬菜大棚科技含量大大提高。目前大棚蔬菜长势喜人,辣椒、黄瓜、生菜等新鲜蔬菜已上市销售,年产各类蔬菜30万斤,经济效益达80万元,缓解了群众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实现农工增收、农场增效。
强强联合 建设无公害杂粮、蔬菜基地
为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国有淮滨农场与信阳农专联合建立1000亩无公害优质杂粮、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良种繁育基地、300亩中药材基地、300亩烟叶生产基地。硬化生产路8公里,铺垫路基4公里,开挖排灌渠12000米、界线沟3.5公里,建设桥涵32座。以基地建设为起点,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力争通过实施无公害粮食蔬菜基地改造,完善水、电、路等基础建设,推广无公害优质粮食蔬菜生产技术,严格按无公害优质粮食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在农场建立4000亩无公害粮食示范基地、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年产无公害粮食400万公斤、蔬菜300万公斤;种植无公害水生类蔬菜200亩、茄果类蔬菜400亩、瓜果类蔬菜400亩,年总产值约3800万元,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高的目的。
突出特色 发展优质富硒大米、杂粮
国有淮滨农场在固城、陈楼、王楼3个分场种植优质富硒大米300亩,亩产1100多斤;种植杂粮200亩(黄豆、红豆、绿豆、荞麦、小米、玉米糁),亩产650多斤。富硒大米通过精加工,生产出来的诱人香牌富硒大米采用独特生物防病技术,原始的耕种模式,施用安全、低残留农药和生物肥料,选用优质品种,利用国有淮滨农场地处淮河、白露河、洪河三河汇聚处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在生育期喷施富硒等多元素营养液,产品符合中国绿色食品标准。食品的农残、化残、重金属含量都在安全指标内。无论是大米的外观,还是食味性和营养品质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有机食品标准,高于无公害和普通食品标准,年产效益可达1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