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文红

1947年12月,刚刚迎来解放的经扶县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有代表提议,以刘伯承名字命名经扶县为伯承县,刘伯承说:“就叫新县吧,一是人民获得了解放,开始了新的生活,二是以新集镇为县治所。”

从此,共和国的版图上有了一个全新而响亮的新县。

杏雨梨云,李白桃红。3月底的一天,记者再次踏访新县,沐浴醉人春色,品味红绿相宜,感受新县之新。

因红而厚重

出新县县城东行32公里,就来到田铺乡许家洼村万紫山——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这是大别山区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庄,却因为传奇将军许世友长眠于此而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数十万国内外游客前来拜谒、观瞻。这里,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这只是革命红城新县红色资源的一个缩影。

在二十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新县始终是一个浸染鲜血、写满忠诚的地方。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树丰碑,不足10 万人的小县,有5.5 万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近100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中有3 位是新县人,省委书记有6位是新县人。

因绿而秀美

“地跨分水远眺群峰起伏胜似长江淮河浪, 天造江山近略万树葱茏恰如豫南鄂北人”。

这副对联,集中概括了新县作为江淮分水岭的地理特征。

新县地跨江淮,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属南北过渡带,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的交会处,是天然的“大氧吧”。境内有金兰山、连康山、香山湖等多处风景名胜,处处美不胜收!

森林覆盖率达76.7%,植被覆盖率达93%,这样的数字值得新县人骄傲,也给新县披上了无与伦比的绿色。

这里到处都是绿的海洋、绿的世界,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光画卷,青山衔黛,千峰竞秀,风光旖旎,秀美诱人,碧水含情,修木临风,宜居宜游,养心养生。

这里物产丰富,资源充足。板栗、银杏、茶叶、油茶、山野菜品质、产量居河南省之冠,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之一,被誉为“板栗之乡”“银杏之乡”。稀有的珍奇树种,栖息林海的珍禽异兽,使这块红色土地更具魅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因新而锐兴

新县之新,名副其实。1932年,经扶县始有建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对鄂豫皖苏区的统治,划河南省光山县和湖北省黄安县、麻城县、礼山县一部分组建县治,以国民党将领、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字“经扶”命名。满打满算,新县至今,也只有72年的历史。

但短短72年,红得耀眼、绿得醉人的新县创造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业绩,一个“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初步形成。“青山、绿水、蓝天、红城”,今日之新县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活力迸发的大好局面。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13年,新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89.98亿元、23.94亿元、2.28亿元、31亿元,增幅分别位居全市第1位、第2位、第5位和第4位。

红绿总相宜

新县因“红”而名,而红色老区既意味着光荣,也往往是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一盏灯照亮全城,一个喇叭吹遍全城,一支烟抽遍全城”,就是昔日新县的写照。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曾处在全省倒数第一位。

穷则思变。如何让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如何让红色精神、绿色资源变成发展资源、发展优势?

新县县委一班人“责”字当头,克难攻坚,创新思维,确立了用红色精神实现“可持续、更文明、更幸福”的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县阔步走在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是新县多年一贯的主旨。”谈起生态经济,新县县委书记杨明忠如数家珍,“靠山吃山,就是要围绕生态资源做文章,向绿色要效益,向生态要增长,靠山吃山的关键在养山,养山才能活山,活山才能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强县富民!”

万亩银杏基地、万亩杉木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茶叶基地、百里板栗长廊等汇成了绿的海洋。全县板栗面积近50万亩,油茶22万亩,茶叶30万亩,林木蓄积量近2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超16亿元,林果业占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2013年,新发展葛根2000亩、红豆杉4000亩、油牡丹700亩,建成油菜、紫云英观光产业带4200亩。先后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殊荣。

新县把工业重点放在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型工业上,以医药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克服山多平地少、建设难度大的困难,平整丘陵山冈,荒郊土坡,在山沟里建成了十多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引导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集约发展,40多家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入住园区。羚锐制药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第一家上市企业。2013年,羚锐暖贴、骏诚科技、同禾堂生物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羚锐芬太尼、绿达山茶油项目正式投产,海川药业实现试生产。

绿色让山川更加秀美,绿色让群众更加富裕,人在床上躺,钱在树上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资源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开发利用好“红绿资源”,打造“不冒烟”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县实现科学发展的又一睿智选择。

红色是新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县就有7处,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4处。与红色资源辉映的是美不胜收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按照建成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的战略定位,新县掀起保护和挖掘红色资源的热浪,并形成燎原之势。以鄂豫皖红色首府为核心,以将军故里游、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游为主线,成功创建7个“3A”级以上景区,建成了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着力打造将军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旅游产业组团”,积极培育红色教育、绿色休闲、影视服务等相关产业。

新县文化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呈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7.9%、39.1%,并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县。

新县日日新

“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保护青山绿水,创建国家生态县……”今年新县人代会上,县长吕旅掷地有声的话语言犹在耳,新县人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县长吕旅说,“红、绿是新县的特色,更是新县的财富,打好这两张牌,新县大有文章可做,以红色为引领,实现绿色发展,新县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前景广阔,我们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全新、更新、常新的新县。”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块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这块披满绿装、生机勃发的土地,这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土地,如今正生长着希望、生长着奇迹。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这里必将红色更红,绿色更绿,新县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