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高楼顶、路桥旁、门店上,五颜六色的广告牌,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尽管我市城区大街小巷的各种广告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是,他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即广而告之。

既然是广而告之,广告牌就应该完整、清楚,真正起到美观、导购、宣传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中心城区有许多广告牌存在破损、画面残缺、灯箱不亮、灰尘满面等现象。

记者曾发现,羊山新区一路口的空地由于尚未开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满地。为遮丑,相关责任单位就在空地外围拉起高大的广告牌。然而,由于人为毁坏和长期的风刮雨淋,广告牌严重损毁,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暴露出空地上的垃圾。过往市民无不戏谑:“遮羞布挡不住垃圾堆呀!”

“前两年,为美化亮化街道,办事处要求我们这些沿街门店统一安装红色龙骨的广告牌,当时,一些商户情绪很大,认为安装广告牌没必要一刀切,只要干净美观就行。于是,虽然大部分商户安装了统一的广告牌,也仍有部分商户没安装,只用喷绘的广告布制作广告牌。然而,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情况证明,红色龙骨广告牌不仅结实耐用,而且美观好清洗。而那些喷绘广告布做的牌子,因年久风刮日晒,有的画面掉色,有的破损严重。根本起不到广告作用。”羊山办事处京汉街的商户余先生对记者说。

某广告公司的陈经理说,他所承揽的广告牌不仅制作美观,而且注重日常维护。“我们有专门的人员日常维护广告牌,发现有破损或不干净的情况,就会及时更换。这不仅仅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在扮靓我们的城市。”陈经理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有一些单位和门店的招牌上字数残缺,引发市民的议论。例如,曾经在信阳火车站“信阳站”三个字中有一个字在夜晚灯管不亮;申城大道一通讯公司的广告牌飘摇欲坠,某园区“欢迎您”的“您”字掉了“心”;中山路的路边灯箱玻璃全碎,背街小巷中门店、餐点的门头油污满面,广告布破烂不堪等等。

22日上午,记者在我市中心城区看到,由于各个部门创卫措施得力,大街小巷上的广告牌干净、美观了。破损的广告牌得到更换,沿街门头被清洗干净,报栏、站牌得到维护。但是平桥区的一些小巷临街门面上的广告牌仍然不美观。

“由于创卫,近期,我们向相关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及时清洗、维修广告牌,并加强日常管理。特别是沿路的报栏、公交车站牌要保持卫生、美观,要开设创卫公益广告宣传栏,以崭新的面容迎接创卫验收。”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市政管理科科长米红说。

记者点评:城市中大量的广告牌是我市市场经济大繁荣的具体显现,也是商家的金字招牌和脸面。广告牌的美观、整洁不仅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卫生程度,也体现一个商家的形象。

由于城市的广告牌位置高低不一,质量良莠不齐,加上一些商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广告牌长期破损得不到更换,一些广告牌长期“不洗脸”。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广告牌所代表的商家更应该主动擦亮自己的金字招牌,这不仅是在美化我们的城市,更是在美化商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