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炜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信阳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生逢其时,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信阳各地发展的一张张金字名片,有力地助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多个“信阳制造”填补了“河南空白”。与此同时,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数码影音终端三大产业链初步形成。

全市15个产业集聚区特色鲜明,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商贸物流等,竞相争辉。信阳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现代家居被列为省重点培育的千亿元产业集群。

信阳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五年,尤其是近两年的发展,为推动信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支撑,让信阳这座城市充满活力、具有魅力和发展的动力。这种区域品牌“效应”的确立,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信阳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形象的树立。

现状:

主攻方向明确主导产业壮大

地处中部之中、河南之南,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信阳自古就有“三省通衢”之称。信阳要崛起,靠模仿和“拷贝”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要立足信阳实际,加快我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自身条件的不断改善,信阳开放招商、快步迈向工业化的条件更加具备。中央扩大内需战略的提出,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的步伐,距东南沿海最近的信阳,迎来了发展的良机!

2011年,中原经济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信阳无可置疑地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最前沿。

面对优势,信阳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抓住关键,统筹运作,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区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功能,提升支撑力、增加承载量、扩大辐射圈、构筑制高点。

立足信阳现阶段发展实际,我市深化发展思路,遵循发展规律,把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主要载体,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在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中,优选主导产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研究信阳能够发展哪些产业、能够做好哪些产业。全市各个产业集聚区都确定了主导产业,绘制了产业链图谱,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我市前后延伸产业链条,左右拓展配套产业,带动关联企业项目落地建设。信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把电子信息作为主导产业,引进电子信息项目64个,主要产品从电子基础材料、电子零部件生产逐步向液晶电视、智能手机整机延伸,再向上游显示面板和芯片生产领域拓展,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五年时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全省智能手机产业“一区多点”布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信阳市产业集聚区被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做法:

三篇文章出彩发展活力迸发

通过做好政策保障、服务保障和产业保障等这三篇文章,极大地激发了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活力。

——强化政策保障文章。五年来,我市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了明晰的责任机制、有力的督导机制和严明的奖惩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

通过建立套合管理体制,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通过建立项目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建立督导协调机制,每两周选择一个产业集聚区召开一次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例会,现场集中解决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联合督察办公室对办理情况进行督察督办。目前,已召开例会32次,解决各类问题126个,为集聚区内100多家企业完善了手续。通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比行动、比劲头、比效率、比合力、比收获。

——强化服务保障文章。近年,我市给广大干部反复传输一个观点:“安排什么才做什么,是工作;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是服务”,树立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理念,围绕项目落地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打造优良发展环境。

通过简政放权,实现集聚区与职能部门的“直通车”,提供零距离服务。通过抓好要素保障,在用地保障方面,积极推进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启动人地挂钩项目33个,计划复垦土地面积1.9万多亩,现已完成拆旧复垦1.3万亩。围绕“生财”抓“聚财”、抓“理财”,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市建成投融资平台28家,累计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融资280亿元。在人力资源保障上,一方面,引导企业转变用工观念,适当放宽招工年龄,破解“招工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培训、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近10万人次,并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地就近就业,保证了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搞好配套服务,集聚区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先后出台了产业集聚区“零阻碍”服务等12个文件,开展情况集中咨询、项目集中办理、问题集中办结、投诉集中处理“四集中”一条龙服务,建立24小时投诉热线,并由市纪委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督察室和市重点项目办公室进行联合督察,严格检查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一周办结制、一次收费制、检查审批制、警企共建制、投诉直办制等服务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

——强化产业保障文章。五年来,我们按照产业支撑、就业为本,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统筹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区和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向集聚区集聚发展,加速人口向城镇转移,在产业集聚区就业,依城促产、以产兴城。

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市15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24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是2009年的1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是2009年的4倍;实现税收收入较2009年增长了180%,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的产业集聚区达到8个。

愿景:

持续开放招商促进集群效应

如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集群已成为产业成长的一种显著特征。比如,温州的纽扣和眼镜,惠州的电子产品,石狮的服装等。更为重要的是,集群效应可能促成区域品牌,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毫不夸张地说,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名片”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产生的集群效应会长期影响行业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选择。

五年来,我市全力推动开放招商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产业集聚区招商主平台作用逐步凸显,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并力求促进集群效应。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招商中,市领导身先士卒,市委书记郭瑞民九顾深圳泛蓝科技,迎来投资20亿元的电视整机项目落户信阳,信阳有了第一台液晶电视机,填补了河南空白;三次率团赴台湾考察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让OLED项目研发成果在信阳投产,该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拉动周边IT行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市长乔新江率队数十次南下,引来了河南第一批新型智能手机在信阳下线,数十家中国手机制造商云集信阳,中国信阳手机总部大厦和产业基地在信阳开建。

紧紧围绕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产业转移两大机遇,发挥前沿、生态、民智三大优势,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大力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久的将来,裸眼3D技术、蓝光播放系统、OLED显示产品以及更多高精尖电子技术和设备将陆续在信阳出现,成为新一批“信阳制造”。

对于下一步信阳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强新型工业是今后我市工作的方向。

“着力抓增量补短板。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增量带存量、调结构、补短板,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综合带动和支撑作用。”

“着力抓集群建基地。大力实施‘集群培育工程’,集中优势资源要素,支持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着力抓项目强支撑。继续开展产业集聚区‘投资促进计划’和‘重点项目攻坚计划’,力争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900亿元。”

“着力抓配套优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立产业集聚区水、电、气稳定供应机制,确保建成集聚区道路和水电管网全覆盖;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品展示中心和专业性批发交易市场。”

我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相关论述掷地有声,市政府已经有意识扶持特色产业向集群发展,并努力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通过市场化改革,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和行业桎梏,清除体制性障碍,让各种资源合理流动起来。通过政府的引导,鼓励大型企业进行组织结构整合,发挥规模优势,增强辐射功能,打造产业“龙头”,让其带动“龙身”和“龙尾”的发展。提出要筛选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在“硬件”和“软件”上实行倾斜政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同时有目的地吸引外部资金向特色产业流动,有目标地吸引与特色产业有关联的项目,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这为我们今后发展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方向和美好的愿景。

围绕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着力抓增量补短板、抓集群建基地、抓项目强支撑、抓服务优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区晋级增效,培育壮大一批千亿元、百亿元主导产业集群,努力把信阳建设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信阳在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