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杨长喜 实习生 张 力 陈革荣
核心新闻
俗话说:“早清明,晚十一。”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时间,我市市民已经陆续开始扫墓了。近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文明祭扫、低碳祭扫越来越时兴。然而,一些不文明的扫墓行为仍然存在,大肆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依然被大部分人视为对先祖表达哀思最直接、最真心的祭祀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多山的信阳每年都会引起火灾。
3月31日上午,记者前往贤山公墓采访。在公墓采访完之后,记者又前往贤山林区。行至贤隐寺门前时,记者发现不远处的贤山山腰处升起了浓烟。“贤山上失火了,就在贤隐寺旁边。”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看见浓烟后,停下来用手机报警。
大致明确了着火点之后,记者顺着山路爬了上去。在半山腰处,记者看到了一片坟墓,墓前有刚燃放烟花爆竹留下的纸屑和焚烧纸钱的痕迹,而墓后面的山体上则被大火烧的漆黑一片,一些地方还在冒烟。附近正在用树枝灭火的一位贤山村村民说,火势就是从这几座坟墓蔓延开来的。“估计是有人上坟时放炮烧纸引燃了枯枝落叶,然后扩散到这片山头。”这位灭火的村民告诉记者说。
沿着山路继续向上,着火的地方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几名身穿制服的护林员和几位贤山村的村民正努力地灭火。贤山村一位正在灭火的女村民告诉记者,发现火情后,他们迅速上山灭火,可是由于风大,山上的枯枝落叶较多,火势仍迅速向上蔓延。贤山村村干部李清明告诉记者,每年的这个时节,贤山就到了火灾频发期,为了保护森林,贤山村的村民每年此时都会守候在这里,一旦有人上坟时不小心引发了山火,他们都会自发上山扑救。
正在采访时,一阵大风吹来,山头上立即传来“噼里啪啦”的着火声。踩着灰烬向山头儿攀附的过程中,记者看到贤山村几位村民和森防人员已经清理出了一条隔离带,并拿着铁锨、耙子、树棍守在隔离带旁,不让大火越过隔离带。由于火势渐大,整个山头都被浓烟覆盖,这让灭火人员无法睁眼,也无法靠近着火点。“要是继续刮风,这个隔离带怕是挡不住!”南湾森防队员刘有军说。话音刚落,一阵大风吹来,大火顿时越过了隔离带,迅速在隔离带的另外一面燃烧起来。后来看到风势稍减,村民们和森防队员立即上前,将火苗扑灭。
“前天也有一场火,火势比这个稍小,也是因扫墓引起。进入三月底以来,我们几乎整天都守在这里,但是这里的坟墓太多了,我们盯不过来,最终还是有人在上坟时燃放鞭炮和焚烧纸钱引发了山火。”森防队员秦柏林说,“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森林火灾多发季,因为冬季刚过,山里枯枝败叶较多,而气温又逐渐干燥,利于山火发生,所以我们希望市民在扫墓时一定要注意防火。此外,也提醒广大市民在郊游爬山时,不要带火上山。”
延伸新闻
文明祭扫行为逐渐增多
在去往贤山公墓的路上,一条条提倡文明祭扫、低碳环保祭扫的宣传标语赫然悬挂在路边。近年,随着我市民政部门、殡葬管理所的大力提倡和管理,以及广大市民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近郊附近公墓内的文明祭扫行为正逐渐增多。
昨日上午,记者在贤山公墓内走访时发现,很多市民在祭扫故去亲人的墓地时所采用的方式都很简单,鲜花一束、白酒一杯,擦拭一下碑文,清扫一下台阶,没有焚香祷告,也没有鞭炮炸响、纸钱乱飞。“每年来后,先打扫一下墓地,然后放一束花,斟一杯酒,默默地坐一会,看看碑上老伴儿的相片,想想她活着时的情景,这就够了。”在贤山公墓门前,一位头发发白的老者对记者说,“放炮、烧纸什么的,我好多年没有做了,感觉那样会扰了清静。”
记者在下贤山的途中,碰到几位市民刚好从山上扫墓归来,提起山上的火灾,几位市民都为这片着火的林子感到可惜。“明知道在山里上坟烧纸放炮会引发火灾,怎么还这样不小心呢?”一位女士说,“前些年,我们上山上坟的时候也放炮烧纸,但都提前备好水,完了用水将火浇灭,然后才离开。这两年,我们干脆连炮也不放了,纸也不烧了,来时带些水果,带一瓶酒,带些花,简单省事,还环保。”
记者感言
清明文化 不仅仅是祭扫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提起清明,很多人内心最深的印象就是扫墓。但其实,扫墓并不是清明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在这个仲春时节,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信阳师院文学院民俗史学者蔡亚玲告诉本报记者,清明祭祖与家族的概念相联系,是传统中国孝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通过祭祖的形式增强家族凝聚力,但祭祖并非是清明时唯一的习俗。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本意也是让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有回乡祭祖、看望亲人,以提醒人们尊重传统习俗,传承中华文明,继承传统孝道,这是我们最应该记住和倡导的。”蔡亚玲说,“现在有些人在清明祭扫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的行为,都不是真正的传统习俗,而那些美其名曰给祖先烧‘纸别墅’‘手机’,甚至还有‘电脑’‘路由器’等东西的行为,只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