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方

见习记者 韩 蕾

眼下正值中心城区环境整治的关键时期,东关菜场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完全开放式的菜市场,整治得咋样了,能否旧貌换新颜?昨日一大早,记者跟随东关菜场所在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士茹一探究竟。

早上7时30分,菜市场正值人流高峰期,记者原本想象着这里一定会垃圾遍地,寸步难行,然而实际情况却好得多。大多数商贩都已自觉地将东西摆放到划定的白线以内,有的个别没有摆放整齐的商贩看见工作人员来检查了很不好意思地整理起来。“以前可不这样,以前我们和商贩就像打游击,常常要‘斗智斗勇’,这半年来我们每天早晨不管刮风下雨都来检查,春节期间也没例外,看到我们为了规范菜场坚持不懈的劲头,商贩和居民们也越来越理解了。”刘士茹说。

一同来检查的还有民权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和包片单位浉河区工信局的工作人员,转到东西多的摊位,看到谁的车子乱停乱放,除了耐心劝导,他们还挽起袖子帮商贩清理。这里有一般菜场特有的热闹,却少了脏、乱、杂。检查完整个市场已经将近10时了,工作人员还要抓紧时间带上工具清理市场内乱贴的小广告。

回到居委会,在工作人员休息的空当,记者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既然整治这么累,还不如干脆取缔算了。民权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真的取缔过,取缔之后菜场内的环境的确干净了,整洁了,治安变好了,但是附近的市民却并不买账,“对附近的居民来说,以前买个菜,三五分钟就能搞定,可是市场取缔了,买菜还得到新华大市场,或者浉河大市场去,非常不方便,而且卖菜的商贩们都是困难群众,那时候市场取缔了,他们都跑到民权路沿街摆摊,形成了马路市场,不仅影响交通,更影响市容市貌”。

就这样,去年下半年,东关菜场又回到了居民身边,只不过这一次它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和面貌出现的。办事处不仅给市场配备了7个保洁员,每天从早上到下午不间断打扫,还联合包片单位、辖区居委会每天对市场进行规范检查。环境好了,道路畅了,人气旺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就是人性化管理给东关菜场带来的新面貌。